新冠疫苗|打定唔打? 中疾控报告:染疫后更快产生抗体住院更短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国民众都加紧接种疫苗。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新冠疫苗保护率,最高只达95%,到底疫苗保护率是否足够?已接种和未接种者感染新冠后有何差别?
上周六(12日),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周报就刊登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成都新发传染病防治工作站、成都疾控中心等最新发表的论文,披露3宗确诊感染印度变种病毒B.1.617.2的病例,其中两人曾接种新冠疫苗,一人未接种,他们染疾后产生抗体时间、聚合酶连锁反应核酸检测(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循环阈值和住院时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疫苗。(新华社)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A于4月26日从印度经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返回成都,在成都海关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5月2日,与病例A同一班机的病例B在隔离期间被检测出新冠阳性。5月9日,另一班机的病例C在隔离期间被确诊,回国前C一直在加德满都工作。3人在登机前的核酸检测和新冠抗体测试均呈阴性。

上述3人分别于今年4月26日、5月3日、5月10日转至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其中,病例A已接种两剂国药灭活疫苗,病例C已接种两剂科兴灭活疫苗,病例B则未有接种。论文指出,3名患者入院后,胸部(CT)提示异常,肺部病变增加;在隔离治疗期间,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了3个差异。

首先,3人接受免疫球蛋白G抗体(IgG)、免疫球蛋白M抗体(​IgM)、总抗体检测后,发现病例A在确诊第4天就转为阳性,病例C则在确诊第1天转阳性,而且抗体滴度很高。惟病例B在确诊第7天抗体仍呈阴性,住院期间IgM一直呈阴性,至第13天IgG和总抗体才呈阳性,而且滴度低。由此可表明已接种疫苗者从确诊到抗体阳性的时间,比未接种疫苗者短。

其次,在未接种疫苗的患者样本中,荧光PCR的循环阈值(Ct)值低于已接种疫苗的患者。在新冠疫苗的对照试验中有一个类似的发现,在接种疫苗后的第12至37天,接种疫苗者的Ct值比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显着增加。

最后,已接种疫苗的患者住院时间比未接种疫苗的患者短。病例A和病例C分别住院21天和25天后出院,病例B则住院36天后出院。

论文指出,变种病毒对中国的新冠防控产生极大威胁,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变种病毒的流行病学影响和疫苗的效果。由于安徽、辽宁和广东等地仍有局部爆发新冠疫情,因此应将疫苗接种作为第一策略,并有效促进新冠肺炎的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