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检验师接种疫苗后确诊 中疾控:为变种病毒个案采样时感染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3月18日,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医院隔离区一名刘姓检验人员确诊新冠肺炎,惟她在感染前已完成2针的新冠疫苗接种。近日,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该检验人员被感染的原因被找到。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她是在3月12日为两宗由乌兹别克回国的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病例,做病毒采集时受到感染。
昨天(4月2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发表了对这名检验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她在发病前5天可能暴露于携带有英国变异病毒环境条件中。
报告表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该检验人员很可能是在3月12日为2例新冠境外输入(从乌兹别克回国)病例采集呼吸拭子时感染。经过病毒检测证实,两宗境外输入病例感染的是新冠病毒英国变异株(B.1.1.7),且病毒载量很高。高风险的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或作呕,从而短时间内排出高浓度的新冠病毒。同时,这位检验人员患有慢性鼻炎,习惯用嘴呼吸,这会增加吸入病毒的风险。有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和高血压对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易感性风险系数。
报告称,在完成接种2针新冠疫苗的14天后,包括该名检验人员在内的31名医护人员均呈现血清新冠抗体阳转,特别是该检验人员发病2天后的血清抗体滴度极高,说明疫苗免疫有效。报告续称,没有一种疫苗会是100%有效,高危暴露是疫苗保护失败的重要原因。从这名检验人员的临床过程来看,该患者症状轻、病程短,这极大可能是得益于新冠疫苗接种。
报告呼吁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病人临床救治是高危医疗行为,即使接种疫苗后,仍需正确的个人防护和良好的临床操作。良好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正确的个人防护对于降低医院获得性COVID-19风险至关重要。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