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明年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卫星“ASO-S” 将步入正样研制阶段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太阳,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恒星,也是唯一一颗人类当前可以详细研究的恒星,通过对太阳的详细研究,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一磁两暴)。
近年来,中国的“探月”、“探火”工程逐步推进并取得重大突破,“探日”也提上了日程。中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发射升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介绍,ASO-S即将进入正样研制阶段。

ASO-S概念图。(网上图片)

甘为群表示,ASO-S预估在2022年完成发射任务,随后按照计划进入72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开始肩负起探索太阳的重任,该轨道穿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倾角在98度,这个角度能够确保卫星24小时连续不断地观测到太阳。ASO-S卫星的预期在轨运行时间将不少于4年。“打造这颗卫星的想法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形成,之后经过不断修正完善,直到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ASO-S才得以走上正轨,经历了空间科学卫星项目的一套标准程序”。

甘为群称,中国的太阳物理研究论文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惟论文所使用的数据缺少原创性贡献,基本来自外国卫星的观测。“ASO-S上天后不仅可以拥有第一手数据,也将为国际天文学研究贡献中国力量”。

甘为群介绍,ASO-S卫星将实现“一磁两暴”的科学目标,即在一个卫星平台上同时观测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抛射,研究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ASO-S将搭载3台不同功能的太阳探测望远镜,它们的有机组合,是ASO-S的又一个大特色。“ASO-S卫星将携带3台仪器,一个叫全日面矢量磁像仪,专门观测太阳磁场;一个叫硬X射线成像仪,专门观测太阳耀斑;一个叫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专门观测日冕物质抛射”。

ASO-S将搭载3台不同功能的太阳探测望远镜。(网上图片)

甘为群指,ASO-S卫星的工程样机研制已经接近完成,再经过1年左右的正样研制,ASO-S有望于2022年发射升空,届时将详细记录第二十五个太阳活动周的“太阳风暴”,并及时预报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可能影响。

据了解,2021—2022年处于第二十五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阶段,太阳黑子将愈来愈多,太阳磁场也会愈来愈强,太阳的爆发会增加,预期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ASO-S卫星2022年发射应是非常好的时机,能够观测到一个较完整的太阳周期。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