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壤将于国家博物馆展出 盛载容器设计蕴含多种意义?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去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球探索任务,携带月球土壤样本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著陆。经过约两个月的科研,月壤本周一(22日)首次在人民大会堂公开亮相,并运抵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稍后公开展出。
国家博物馆公布的图片显示,月球土壤样本被标为该馆“GB93484”号藏品,并由一个透明容器盛载。月壤容器设计师介绍,盛载月球土壤样本的容器材质为人造水晶,整体造型借鉴自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系列青铜“尊”造型,以体现稳重大方之感。
+1
容器整体外部造型高38.44厘米,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距384400公里,整体外部造型宽22.89厘米,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从时空两个纬度展现中国探月领先地位。
+6
容器内部造型由地球、中国地图、月球、月壤等组成,月壤储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夹层球体造型之中,通过填满在其中的月壤,得以呈现形似月球的造型特征。下部地球造型磨砂透光,上面的中国地图造型透光突出,象征华夏大地对月亮的长久情意。此外,容器内特别设计了地球与月球间相隔9.9厘米,取意古人所描绘的“天有九霄”,寓意中国探月突破极限、跨越“九重”。
月球样品交接处理细节,点撃图片看详情:
+13
(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