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复工复产助企纾困成效显现 中国6月份财政收入增幅由负转正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财政部在周五(17日)上午公开今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617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税收收入为8.199万亿元,非税收入为1.4186万亿元。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特别提到,由于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继续显现,6月份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是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

由于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继续显现,中国6月份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是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中新社)

财政部指,1月至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万亿元,同比下降10.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347万亿元,同比下降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1829万亿元,同比下降7.9%。另全国税收收入8.199万亿元,同比下降11.3%,非税收入1.4186万亿元,同比下降8%。

支出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411万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6344万亿元,同比下降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067万亿元,同比下降6.2%。

刘金云分析,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下降较多。(中新社)

刘金云分析,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下降较多。一是疫情冲击导致税基减少,以及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采取减免税、缓税等措施,拉低收入增幅10%。二是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前几个月增值税翘尾减收拉低收入增幅4%。三是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缴纳入库的税收同比减少,以及去年同期中央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等使得收入基数较高,相应拉低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

另据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指出,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基层“三保”面临的压力比以前年度增大。为缓解基层“三保”压力,财政部把保基层“三保”作为今年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并通过采取新增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大力压减中央本级支出等措施,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