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走向长期对抗 陆学者:华府须恪守“一中原则”以避免战争
从中美贸易战,到今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关系不断走下坡,进入长期战略对抗,外界担心中美关系一旦失控,世界秩序将更加混乱。
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指出,处理今天的中美关系,应坚守“和平处理分歧、保持经贸合作、维护人文交流”等三条底线,其中为避免战争,美国必须恪守自己承诺的“一个中国原则”,不能支持“台独”。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王缉思于6月2日在环球时报刊文指出,中美两国都有一些评论家注意到,双边关系正像“自由落体”一样急速跌落。世界舆论担心,中美关系一旦失控,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将更加困难,军备竞赛和地缘政治冲突必将加剧,世界秩序将更加混乱,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也会迎面而来。他强调,这绝非危言耸听。
他认为,“中美关系越困难,越需要我们确立底线思维”。2014年前后,中国官方多次指出“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是支撑中美关系大厦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据此,处理今天的中美关系,也应坚守三条底线。
第一是无论两国分歧有多么严重,都必须通过和平的方式去处理,不能诉诸战争。虽然中美建立真正的战略互信,在现阶段是奢望,但最起码应当使对方相信,己方绝不想主动挑起战争。这包括网络战、太空战等非常规战争。
王缉思指出,毋庸讳言,中美两国军队都在准备打仗,而且近年来都以对方为主要假想敌,这一动向会持续相当长时间。为了避免战争,美国必须恪守自己承诺的一个中国原则,不能支持“台独”。两国应当同其他相关国家共同努力,实现南海非军事化,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
第二是保持一定规模的经贸合作,维护金融稳定。他认为,近两年双边贸易额和双向投资额下降,在高技术领域合作的“脱钩”已经成为现实。在可预见的将来,指望经贸合作重新成为双边关系中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是不现实的。但让双边经贸关系和技术合作彻底脱钩,不但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是做不到的。
王缉思表示,今年1月15日达成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还在执行中。因新冠疫情等原因,完全执行这一协议可能有困难,但双方在协议中所达成的原则共识,应当会保持下去。
他说,以大豆为例,中国市场的缺口很大,80%以上的大豆需要进口。“如果美国豆农既愿意生产又愿意卖,价格合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按照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大批购买美国大豆呢?”
第三条底线,是坚决维护中美人文和社会交往。王缉思表示,以政治手段强行阻止中美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人文交流,既给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文化损失,也是违反人道主义的。
王缉思强调,中美关系的困难局面可能持续一、两年,也可能持续一、二十年。但只要坚守上面所说的三条底线,遏止双边交往的全面破裂,中美关系能够重回正常轨道,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和机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