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前中国事务部副主任:北京是否对台“重新阅卷”是两岸关键

撰文: 林仕祥
出版:更新:

台湾总统蔡英文5月20日正式开始第二个任期,并发布了就职演说。她的演说同步揭橥未来四年的两岸政策主轴。
两岸政策协会秘书长、民进党前中国事务部副主任张百达向《多维新闻》分析蔡英文讲话,强调蔡英文在演说中提及《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是对北京的善意,且主观上并没有加入美国抗中行列的意愿;张百达认为,蔡英文球已丢出,接下来的就是看北京愿不愿意正面回应,是要在中美战场外,另开两岸战场,还是“重新阅卷”,重启两岸之间的交流对话。

两岸政策协会秘书长张百达认为,蔡英文已对北京释出善意。(洪嘉徽/多维新闻)

张百达接受《多维新闻》访问,将蔡英文的这份讲稿分成四个面向来分析。

首先,描述两岸的篇幅虽不多,但传达了重要元素,包括重申《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这两部法律是两岸重要的“政治连接点”,其中隐含了特殊的政治意涵在里头,因此,尽管蔡英文这次没有讲如四年前“九二会谈历史事实”,但既然蔡英文已经讲了《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张百达认为就不需要再特别重复。

蔡英文主观不愿加入美国抗中行列

其次,张百达主张,蔡英文表达出愿意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的意愿,而这个意愿是重要的战略保证。从外部环境来讲,现在中美贸易对抗加剧,蔡英文这句话表达了某种潜在意涵,就是在中美贸易对抗的背景下,蔡英文并不希望两岸擦枪走火、对抗加剧,尽管从北京的角度来看,美国在打台湾牌,但这跟台湾要不要加入美国的抗中行列是两件事情。张百达认为,目前看起来,蔡英文基本上没有这个主观意愿,因为民进党和蔡英文,都了解中国大陆的关切。再从内部环境来看,讲稿中触及修宪议题,大陆很自然会关心民进党是否踩红线、搞渐进式台独,但既然蔡英文已说出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的承诺,在宪改议题上就已做出“范围的框定”,比较明确的是18岁公民权的下修,或者是考试院、监察院的定位,这些议题都不涉及更改国号、领土范围,属台湾政府的治理范畴,大陆应该要避免误判。

蔡英文2020年的就职演说,提及《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两岸立场维持2016年的态度。(中央社)

另外,张百达观察,蔡英文透过就职演说场合,抛出愿意重启两岸对话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善意”,张百达指出,两岸如果要谋求长远相处之道,避免对立分歧扩大,那两岸就要想办法恢复交流、对话,两岸只有坐下来谈,才能思考、面对、处理存在彼此间的政治分歧。张百达并不讳言,北京方面愿不愿意正面解读蔡英文的讲稿,思考两岸重启对话的利基,这是大陆方面要去考虑的。

张百达冀盼北京能从自身的内外情势来思考,究竟两岸关系降温,避免彼此间的对抗冲突,是好还是不好,或者是让美国继续打台湾牌,在中美对抗加剧的情况下,台美关系继续升温,北京如果反向操作,继续对台湾施加更大的压力,最后北京除了要面对中美战场,也会在台海开辟第二战场,这个战场包括军事上、政治上的对抗,或者是彼此间的内耗,这样的状况对大陆处理当前的挑战、对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好还是不好?

共同体是中性去政治化描述

至于蔡英文演讲提及的命运共同体,张百达认为,共同体的概念可以有很多解读和想像,可以是国家、城邦、政治实体或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去政治化的描述,特别是蔡英文不用“台湾是一个国家”这种论述,倒是令人感到意外。

他强调,共同体是一个中性去政治化的描述,避开了很多敏感问题,这也是善意的一种。此外,两岸分治本是客观现实,蔡英文在讲稿里面提了70年这个字眼,台湾内部一些人,例如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说,蔡英文是在去中国化、去中华民国化,但问题是蔡英文说“她是中华民国总统”,中华民国于1911年开始,但台湾从1911年到1945年间,并不在中华民国的版图里,是日本的领土,单纯用70年的论述去一刀切,“是一种党派偏见”。

台湾总统蔡英文(前中)21日上午前往台北市圆山国民革命忠烈祠致祭。(中央社)

综观蔡英文这次的就职讲稿,两岸部分大体上重申2016年就职演说的基调,但四年前仅获得北京一句“未答完的答卷”,外界当如何期待四年后的卷土重来,台湾能获得不同的答案?张百达对此坦言,这是一个重要、难答的题目,从环境上来看,四年前和现在的环境并不一样,如果说当年大陆给予的是“未答完的答卷”,那北京是否应该考虑“重新阅卷”?因为北京关切的议题,包括冻结台独党纲的问题,民进党在2019年的全代会上已经处理;前阵子民进党立委提案删除《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国家统一前”文字,也都处理掉了,这都符合蔡英文所说“会负责承担稳定台海的责任”,张百达再一次提醒,两岸后续发展严格来说,不全然取决于台湾方面,大陆是否有正面回应,也很重要。

至于蔡英文是否因为拿了破纪录的817万张选票,外加中美对抗格局下,台美关系升温,手上握有较多的“筹码”,才选择用跟四年前一样的条件和北京谈?张百达表示,他不会用“筹码论”来看待蔡英文的今次的就职谈话,应该要注意的是,蔡英文在谈话中释放了一定的善意,两岸之间如果“求同存异”,北京完全可以看到两岸重启交流对话的基础,“是要不要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的问题”。他并补充,尽管蔡英文这次就职演说,触及两岸的部分较少,但这不代表两岸议题不重要,因为内部推动改革,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才有利推动,所以反过来说,两岸问题其实是蔡英文接下来的任期中,最重要的议题。

蔡英文视察嘉义空军基地。(台湾总统府)

大陆不能只看到台湾反击

张百达最后透露,许多大陆学者看台湾或民进党,都只看到一些比较强硬的动作,认为台湾挑衅大陆,但如果从台湾的角度来看,过去四年来,大陆对台湾所施加的政治、军事压力,包括前段时间的文攻武吓,“大陆要去反思,台湾为何有时候会有些反击”,不能只看到台湾的反击,但对自己的所言所行,都毫无反思,因为两岸关系大体来讲,是一个双方互动的结果,所以关键是,究竟双方能“以善意增进善意,以善意回应善意”,让两岸走在一个比较能良性发展互动的方向,或者是陷入对抗、敌意,陷入敌意螺旋的陷阱里头,“不能都只怪台湾,却觉得自己所言所行都合理,不需要为两岸关系负责,或承担一部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