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大桥】地标建筑兼旅游景点 常塞车数小时遭讽“停车场”

撰文: 姜庚宇
出版:更新:

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虎门大桥周二(5日)下午发生异常抖动,随后被封闭。经专家组判断,大桥振动是“涡振”现象,不影响后续使用的结构安全及耐久度。但截至周三(6日),大桥仍有持续振动。
虎门大桥建于1992年,耗资30多亿(人民币.下同),1997年正式开通。根据2016年数据,虎门大桥的日通车量高达16.9万辆。大桥造型体现“长虹卧波”、“牵手两岸”的意象构思,与鸦片战争时期的虎门炮台遗址遥相呼应,成为东莞市地标建筑及旅游景点。
虎门大桥是汽车从广州直达东莞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港人自驾游或乘搭直通巴返乡常会经过的路段。大桥常年负载严重,频繁且冗长的拥塞令人诟病,尤其是每到节假日,就会引发网络上一片哀嚎,也遭讽为“停车场”,有不少旅客被车流“劝退”。

虎门大桥位于珠江狮子洋之上,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部联络线(原莞佛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于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车;于1999年4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大桥东起东莞市太平立交,上跨狮子洋入海口,西至广州市南沙立交;线路全长15.76千米,主桥全长4.6千米;桥面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每小时120公里。

▼ 虎门大桥周二(5日)发生振动

+5

虎门大桥是集多处桥隧为一体的群体工程,全路段共有23座大小桥梁(包含3座特大桥)、3座隧道、2座大型互通立交桥和1座大型收费站。大桥的收费期限从1997年7月1日起至2029年5月,按汽车类别和行驶区间每次收费10至140元不等;大桥已于2005年12月19日撤销主路收费站,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范围。

地理条件恶劣 建造难度高

珠江狮子洋河道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道,虎门大桥建设期间和建成营运均要解决万吨级轮船的安全通航问题。大桥地处珠江入海口,为台风、雷暴等恶劣天气多发区域,水位地质条件复杂,大桥防腐蚀要求极高。大桥途经清末古战场炮台遗址,大桥选址、施建需保护当地文物,桥梁建筑造型需协调景观。大桥的大跨径悬索桥是柔性结构,因所在地区气候炎热,钢桥面铺装层温度最高可达70摄氏度,对铺装材料温度适应性要求较高。

虎门大桥建设期间,中国的大跨径现代悬索桥技术还处于空白,没有现成的施工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诸如悬索桥的设计、抗风稳定、大型铸件的制造、簿板超宽型加劲钢箱梁的制作与銲接、大型施工专用设备、施工架设 、施工控制等都需要靠中国团队自主设计、解决。

虎门大桥每逢时节都会塞车。(网络图片)

由于虎门大桥承载多个地级市的陆路运输,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中山、佛山等市的运输货车,以及要前往各地的私家车、客车等都从这里经过,根据统计,节假日塞车时间达8小时之久,大型节日则有机会塞超过1日。2019年虽开通南沙大桥,但仍未有效纾解虎门大桥的塞车问题。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