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游锡堃高唱“民主防疫” 民主真等于治理能力?
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各地迅速扩散,台湾作为离起源疫区最近的地方,起初即采强力迅速的防疫措施,阻疫情于外,对比同时期的中国大陆、日韩,或后来全境大扩散的欧美大有不同,直至近期由于境外移入的关系,台湾的防疫网才出现破口隐忧。
针对台湾的防疫表现,台立法院长游锡堃日前喊出“民主防疫”的口号,顺带暗讽中国大陆,表示台湾的抗疫工作很完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台湾有自由民主,对任何事都非常公开透明,因此对抗疫的理念及方式也较容易取得共识。
游锡堃刻意将治理效率、能力,与民主制度绑在一起,为的目的简单明了,就是想在两岸关系上,用自我安慰的方式,让台湾内部取得一种不明究理的优越感。
民主跟防疫未必有关系
事实上,民主与防疫对应着两件完全不同的事物,民主对应的是选举制度、国家元首与政府的产生方式等,并有相关之延伸事物;“防疫”对应着政府广义的治理能力,如效率、危机处理反应及与治理相关的延伸事物。
游锡堃作为一个在台湾政坛打滚多年的“老鸟”,自然知道民主跟防疫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两件事情,刻意在公开场合提及,并将之结合称为“民主防疫”。游的这种叙事跟用词手法,旨在“弱化后项词汇,强化前项词汇”,借以指涉出“台湾是民主国家,优于中国大陆”这一事情,又由于“台湾是民主国家,治理能力也优于中国大陆”。
某种程度来说,游锡堃所用的政治话术很像社会所诟病的“老鼠会”(庞氏骗局)话术,使用这种前后项不对等的叙述手法,骗取一般民众加入“老鼠会”,只不过游锡堃骗的不是钱,而是台湾人对蔡英文政府的好感。
游锡堃的话术另可作为台湾政坛谁效忠民进党、蔡英文政府的试金石,颇似秦朝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如民进党不分区立委范云从过去左派社会运动立场大转弯,成为呼应游锡堃的民主防疫马前卒,也另有其他例子,实是族繁不及备载。
欧美的全境扩散“打脸”
游锡堃这边骄傲的喊出民主防疫,那边欧美疫情的全境扩散即成为打脸的事实。
姑且退一步的讲,倘若民主与治理能力有关,欧美作为西方民主的发源之地,民主及相关素养等早已深植在各国政府、人民骨髓里,何以欧美反成如今疫情最为严重之地?甚至在早有全境扩散征兆时,欧盟仍未关闭申根区,结果大量可能的潜在病例流窜欧洲各地?欧盟的慢半拍防疫,已是民主与治理能力未必有所关联的铁证。
近期,西方知名的日裔美国学者、《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刊文,就“到底什么可以决定一个国家抵御新冠病毒的能力”进行分析。福山认为,识别不同国家能否有效应对危机的那条主要分割线,已经并不再是“民主”或“独裁”这种体制之分。
福山提及过去美国特朗普、英国约翰逊(Boris Johnson)展现的防疫准备,几乎可用“马马虎虎”形容,决定应对疫情表现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并不是政治体制的类型,而是一个政府的能力,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对政府的信任。不过,福山洋洋洒洒的铺陈大半篇幅,最后还是导到倘若美国政府认真起来,应对疫情的能力不会逊于独裁政府──尽管批判,却仍是西方为主体的观点。
就中国大陆近期释出的疫情情况,中国大陆的确诊数上升趋势始趋于水平,意即缓慢增加或几乎没有增加,而中国大陆各地已开始复工,或可作为中国大陆整体疫情已经控制下来,恢复经济活动、逐步复苏经济的佐证。
然而,台湾社会仍旧以“有色眼光”看待中国大陆,丝毫不信任中国大陆的疫情报告,另一方面却又矛盾的无视欧美疫情正全境扩散、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说“美国将有10万人死于疫情”的惊世言论,持续沉浸在台湾民主防疫有成、欧美民主防疫有效率的“美好想象”。
疫情当前,疫情或成为考验政府治理能力的“硬伤”,没有模棱两可的模糊空间,只有控制或失控两种结果。此已无关乎政治体制的分别,只有治理能力能否通过疫情考验的差别。台湾民主防疫叫得响,不过治理能力焉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