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湾大选】比蓝绿输赢更有意思 台湾大选三大重点
2020台湾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倒数阶段,尽管突发的军方黑鹰直升机坠落意外让选举氛围稍冷,但似乎台湾民众对投票给谁心中已有定论。选战后期,蓝绿各自归队的迹象明显,亲民党总统候选人宋楚瑜并非强而有力的“第三势力”,自是难再掀起什么波涛。若不是香港反修例风波所激发的“中共威胁”被不断放大、激起台湾青年“下次可能无法投票”的“亡国感”,年轻一代对这种传统蓝绿对峙的局面恐怕没多少兴趣。
香港01台湾大选专页
正因为“要不要跟对岸签经济协议?这样算不算卖台?”这些老议题已被国、民两党炒烂,想以此刺激投票率,唯有再提升对抗的高度。所以,此次成为台湾选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第一次,候选人没有以“两岸政策辩论对抗”为主轴,而是一下拔高到“中华民国这个国家亡国与否”的“国仇家恨”,“不投我,你就是让台湾人以后不能投票的帮凶!”
甚么是民意?
这种猛招自然是一剂见效,也注定了不论谁当选,撕裂的伤口将比过去几次大选更深。大选前夕,比起猜谁输谁赢,有三个重点更值得探究:其一,是今次大选中十分奇特、也是最多人看不懂的—究竟什么是“民意”?
在今次大选中,争取连任的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与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高雄市长韩国瑜在民调上落差悬殊,就连绿营一贯难赢的艰困选区,民进党立委人选也在民调中领先,这一情况连民进党人都始料不及。到底,真实的民意是什么?
事实上,“韩国瑜大输”的论调在这场选战中持续发酵,直到近期一次台中造势才被打破—30万民众冒雨踏着泥泞,在现场支持韩国瑜,直到那一刻,“韩国瑜民意基础仍强大”的论调又回来了。
民进党的网络作战无疑优于国民党,但回到现实,民调低落的韩国瑜的造势场合却永远热闹,这是台湾选举史上从未出现的奇景。
政治人物整天把“民意”挂在嘴上,但恐怕此刻的蔡英文和韩国瑜,都不清楚台湾的真实民意是什么。互联网时代下选举政治中的“民意”是什么?是热闹的网红网民,还是有一票不可忽视、碍于“政治正确”未敢发声的沉默大众?
《反渗透法》后患无穷
其二,如无意外,《反渗透法》是此次民进党在选举前放的最后一大招,然而这一招的后续风波无穷。比如,台湾与大陆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即将在今年6月到期,尚不知能否续约。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影响力毋庸置疑,民进党也表态不希望ECFA终止。若韩国瑜赢得选举,谈到ECFA续签的议题台湾舆论必定沸腾,民进党也会以“小心中共经济利诱渗透”来攻之;若蔡英文连任,且不说会不会为了签ECFA示好对岸,今后在任何两岸谈判议题中,《反渗透法》都会是一个不散的阴影,台湾往后将更深陷于统独的口水泥泞中。
有人说,《反渗透法》不会针对经贸往来,只是防止台湾被渗透,这根本是废话。蔡英文阵营发言人近日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脱口而出“支持统一在国家来说算叛国”,但《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开宗明义就是“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连宪法都可“各表”,更何况意义宽泛的《反渗透法》?
《反渗透法》的通过,只是政治人物滥用权力的一个开始,后续争端将非常热闹。
亡国感不会消失
最后,随着选举落幕,不论谁当选,“亡国感”都不会消失。韩国瑜若赢,难以安抚青年;蔡英文若赢,为巩固民进党未来的执政地位,也只能走这条路。“亡国感”是因应选举而被塑造出来,却不会随着选举结束而消逝,因为现实就是如此—中国大陆的国际影响力不会减少,若台湾坚定高唱“就是不要管两岸”,则断交、经贸协议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在此次大选的辩论中,韩国瑜以“蔡政府未能洽签任何经济协议”攻之,蔡英文以“不能为短期经济利益牺牲主权”防守,一来一往中,观众只觉得毫无新意,不过是以往反复言说、吵闹的老招数而已。此时此刻,只能祝福下一任台湾总统—不论你是谁,挑战都将会更为巨大,因为将在社会的“中共恐惧”与两岸的现实利益间左右摇摆。
上文刊登于第196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月6日)《比蓝绿输赢更有意思 台湾大选三大重点》。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