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曹泽军:未来5年斥105亿建设“鲲鹏生态”
自5月遭美国制裁以来,华为不断加快研发脚步,但生态系统一直都是其所面临的难题。为此,华为将投105亿(人民币,下同)补足短处。
综合媒体12月23日报道,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曹泽军12月20日在“5G引领 力算未来”大会上表示,华为过去30多年一直踏实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做基础研发,从算法、算力、材料、芯片,到美学、工艺、设计等方面能力都经历了漫长的锤炼和积累。如今,正欲构建“华为鲲鹏生态”,华为将为此在未来5年投入105亿元。
曹泽军表示,中国的整个IT产业其实在全球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尤其在数据库、操作系统、芯片等方面。所以,华为致力于共同构建鲲鹏这个影响更广、更深的自主大计算产业。
此外,他表示,中国的5G布局和发展正在加速。未来五年,中国5G商用将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达8.5万亿元。
8月9日,华为正式推出鸿蒙。对此,业内专家指出,操作系统做得好不好,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性能,二是生态。性能不是问题。华为本身是电信设备的大玩家,在专用操作系统上有非常成功和成熟的经验,国内的生态也可以慢慢搭建。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华为在海外应用上存在短板,安卓系的APP问题可能为其带来压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称,因为网信技术既要有技术体系,也要有生态系统支持。目前华为已经研发操作系统,技术差的不是很多,关键是生态。对华为这样的后发企业来说,这恰是亟需补齐的短板。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曾表示,做一个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生态。他认为,操作系统最关键的是建立生态,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态需要两三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他还表示,“我们有信心依托中国、面向全球打造生态。一是中国市场就有庞大的应用;二是中国大量做内容的服务商渴望走向海外”。
目前,华为正为推进鸿蒙操作系统不断加码,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12月8日对外透露,2020年华为除了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其他终端产品将全线搭载鸿蒙系统,并在海内外同步推进;鸿蒙系统的全面开源也将在2020年8月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