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共阶段性人事纲要出炉 接班人培养提上日程

撰文: 孙澜
出版:更新:

作为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共的首份阶段性人事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共官方将之定性为“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虽然内容上来看更多的是官样文字,但从中不难看出中共未来选人用人的方向和侧重,而且该份文件的时间跨度,正好涵盖2022年中共二十大,对于中共二十大换届高级别官员的选用,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基层履历者将更受青睐

中共每5年发布一份“党政领导班子规划”,今次文件涉及的年期跨越数个重要时间节点,包括今年中共建政70周年、2021年中共建党100周年、2022年中共二十大,人事安排因此备受关注。

中共近日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中共官方将之定性为“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中组部负责人称,《规划纲要》对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增强整体功能提出5方面要求,一是选优配强党政正职,条件包括“政治上强”、“经过重大斗争考验”、“廉洁自律”等;二是优化年龄结构,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又强调要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三是改善专业结构;四是完善来源、经历结构,坚持“五湖四海”;五是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强日常培养、战略培养。

对比5年前中共发布的《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党政正职选配上,特别强调了“要注重考虑有下一级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这意味著,未来中共各级党政正职,都需要在下一级党政正职历练。比如某一官员出任省委书记,有市委书记经历的官员将更具优势。这一要求,似乎对于一些一直在中央机关升迁的官员十分不利。未来中共官场异地交流任职可能扩大和下沉。

《规划纲要》还强调“好中选优配强县委书记”,这意味著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官员将更受青睐。(资料图片)

《规划纲要》还强调“好中选优配强县委书记”,这意味著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官员将更受青睐。这样的原则,大概率也将体现在中共高层人事的选配上。

除此之外,拥有异地任职经验,有过援疆援藏等对口支援履历,参与过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以及诸如有金融等专业领域经验等官员群体,都将受到青睐。近日刚刚从上海市委副书记任上官升一级,异地调入河南担任河南省长的尹弘,就有援藏经历。当然,这之中最重要的前提是政治上要强,具体体现就是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年轻官员梯队选配提上日程

在前后两份《规划纲要》都提到了年龄结构的问题,2014年的《规划纲要》具体说法是“保持领导班子合理年龄结构”,今次的《规划纲要》则强调“优化年龄结构”,“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值得注意到是,《规划纲要》还强调“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关于选配官员的内容,未对选配“年轻干部”作出强调。

要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党政正职培养选拔,保持领导班子合理年龄结构,优化领导班子知识专业经历结构,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的问题。
《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在中共的官员提拔文化中,“后备干部”是重要的群体。例如中共2003年曾印发专门针对“后备干部”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有学者总结,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后,中共能够屹立不倒并取得让西方侧目的经济发展,正是因为拥有后备干部这样的制度。这种制度保持了中共干部体系意识形态的统一性,能够避免诸多不稳定情形的出现。

中共重新强调“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表明中共已经在考虑未来10年到30年,甚至更久的接班梯队问题。(资料图片)

《凤凰周刊》曾在《解码中共“后备干部”》一文中称,后备干部制度诞生之初,是中共因应执政党应对人才代际更替危机,年龄自然是首要考虑因素。在后备干部体系中,省部级预备人才被规定在45岁到50岁之间,地厅级在40到45岁之间,而县处级在35到40岁之间。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前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德贵统计,目前中共已形成形同锥状的后备干部群体,覆盖了多个层级。其中省部级后备干部1,000名左右、地厅级6,000名、县处级约4万名,加起来近5万人。如果再加上乡科级、国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总量数以万计。虽然中共在2019年年初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删去了“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的表述,但是对于年轻的后备官员群体力量的发现、培养、选拔的力度,不仅并未削弱,甚至还超出以往。

此番中共重新强调“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表明中共已经在考虑未来10年到30年,甚至更久的接班梯队问题。2012年至2018年,随著反腐败的推进,大批官员的落马使得大量岗位一度出现空缺,同时中共内部的“党政机构”改革也在不断推行,导致体制内出现了大量官员变动。但是在重要岗位的选拔上,后备官员和年轻官员的“出位”并不明显,年轻官员群体“缺位”问题显现。

在最近的中共人事调整中,地方大员更新频率不断提升,多维新闻在《透视中南海用人密码地方大员加速换人》一文中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共有过64次省级地区一把手换人。平均下来,每年会有9.14次换人,远高于过去20年平均到每年5次的调动频率。这样的变动速度,自然也会向下产生联动,强化对于年轻官员群体发现、培养和选拔,是非常现实的需要。因为,这事关中共官场梯队的接续。

事实上,从2018年年中开始,中共对于年轻官员的任用开始加速。2018年6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了《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被认为年轻干部将大范围得到提拔的肇始。中共的此番动作,必然对未来10年到30年接班梯队产生影响,中共未来的接班人,也必将在这一批人中脱颖而出。

此外,《规划纲要》还提出要正确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性质和影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正确对待被问责和受到处分的干部,采取适当形式为被诬告干部澄清正名,关注干部身心健康。这表明中共高层已经对过去一段时间中共官场存在“不敢作为”的现像有所警惕。

一方面,为官不为本身就是中共官僚体系长期以来的痼疾;另一方,也是因为担心犯错的因素,所谓“不做不错”,明哲保身。强化中共中央权力下的政治氛围,让官员们唯唯诺诺,畏首畏尾,失去改革试错的勇气。中共十八大后,鲜有“明星官员”出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提法,能否消解这一问题还有待观察,但起码表明中共已有改变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