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逝世】公共场所难觅“救心机” 陆媒揭部分设备无法取出
35岁的台湾艺人高以翔于内地拍摄节目《追我吧》时猝死。据报有现场目击者称,事故发生后救护人员并未于15分钟内到达,也并未使用自动除颤器(AED,又称救心机)为高以翔施以最有效的初期急救措施,以至于错失了挽回他生命的“4分钟黄金时间”。
AED和急救常识引起热议后,陆媒《红星新闻》近日的报道揭露,AED在内地的推广普及,远达不到“4分钟”救命要求,即使是在北京的大型商圈、地铁等公共场合,仍难觅AED身影。
报道称,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图”收录了北京地区的AED设备分布,显示呈现极度不均的状态:以朝阳区为例,在三里屯及国贸的核心区域,AED设备布置的较为密集,但在稍靠近东南方的九龙山及百子湾一带,AED设备的数量则寥寥无几。除此以外,多个地图app显示,西单、王府井等北京多个大型商圈,甚至北京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也难寻AED。
此外,地图上搜寻到的部分AED设备所位于写字楼内,属于企业捐赠。该AED设备负责人表示,设备为其所在公司管理,但也可以外借给公众使用,只是几乎没有被借出使用过。这名负责人还解释说,考虑到丢失风险等原因,该设备一直都是存放在门店之内,所以当员工们下班的时候就无法被取出。
另据“救命地图”的创始人Lisa介绍,理想情况下,商场、地铁站、机场、高铁站等公共场所都应该配备AED设备,但目前内地实际AED设备配置情况却远远达不到要求。她说,目前深圳和上海是国内AED配置做的最好的城市,但是去年测算的时候,深圳的水平为平均1.5公里范围内一个,仍未达到“4分钟”这个要求。
“黄金4分钟”指的是业内认可的最佳救援时间。Lisa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以事故发生地为圆心,在步行4分钟以内的地方都应该部署一台AED设备。患者倒地后的“4分钟”内越快进行心肺复苏(CPR)并配合AED设备,越能提高猝死者的生存率。
报道同时指出,AED作为一项供非专业医疗人士使用的社会化急救设备,尽管操作简单,但不是家用的理疗设备,不允许在市场上由公众随意购买,而内地也尚无文件规定该设备应该强制安装在特定区域。
至于为什么AED在内地如此稀缺?Lisa表示,目前AED设备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而且购买者或者捐赠者也各不相同。北京市应急志愿者总队急救队队长石洪则认为,3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的一台机器,如果想普及,费用很大,“哪个机构能埋单?”
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相关人员补充说,AED设备确实能够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但推广急救知识的普及更为重要。
(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