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国务院出20招催谷消费 鼓励开设“深夜食堂”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在中美贸易战和中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出台政策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来应对局面。
昨日(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等20条促进消费的举措。

这20条政策包括:

1、促进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2、推动传统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升级;
3、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
4、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
5、优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
6、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体系;
7、扩大农产品流通;
8、拓展出口产品内销渠道;
9、满足优质国外商品消费需求;
10、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11、支持绿色智能商品以旧换新;
12、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
13、拓宽假日消费空间;
14、搭建品牌商品营销平台;
15、降低流通企业成本费用;
16、鼓励流通企业研发创新;
17、扩大成品油市场准入;
18、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19、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0、优化市场流通环境。

《意见》提及“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当中包括放宽买车限制、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等等。(资料图片)

据陆媒《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在商品消费领域,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商品供给结构还不完全匹配。国家多举措促进消费,目的在于从供给端发力,解决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为消费转型升级进行制度探索和创新。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主任关利欣表示,与发达国家服务消费占比60%左右相比,2019年上半年,中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9.4%,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随著中国强大国内市场的优势不断显现,内需驱动力不断增强,预计下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在60%左右的高位。

五棵松的华熙LIVE特色商街是北京市重点打造的首批4个“夜京城”地标之一,“深夜食堂”四个大字的牌子在五六十家餐饮企业门口摆放。(视觉中国)

专家:“夜经济”应深入社区

《意见》提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上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也指出,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陆媒《新京报》指,以北京为例,在政策鼓励下,一批营业至深夜的“深夜食堂”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文表示,目前北京的“夜经济”还都集中在过去已经形成的一些商业街区,比如三里屯、方庄等等,接下来应该更加注重让“夜经济”深入社区。

广州首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视觉中国)

内地财经媒体人边际则表示,促进“夜经济”等措施打破的是传统城市管理中对商业经营的时间空间限制,进一步解除束缚商业发展的不必要窠臼,为正在升级中的消费提供更多可能性。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