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吁打击抄袭“洗稿”:加大处罚触碰痛点方能知道敬畏
“洗稿”(按:匿名转载、抄袭文章内容撰写另一文章等)在内地近年屡见不鲜,不少网络平台写手利用这方式将别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文章,以增加自己的人气。
官媒《人民日报》今日(17日)就刊文评论事件,呼吁加大力度打击,斩断“洗稿”的利益链条,而官方亦应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形成尊重原创、呵护创新的风气
文章以〈打击“洗稿”重塑良性内容生态〉为题,开首先说,法律应明确界定的抄袭或“洗稿”内容,直接判断处理,存在争议的交由平台随机邀请的成员参与合议;认定为“洗稿”的不仅内容会被替换,还将对违规账号进行处罚。
文章批评,洗稿行为让不少自媒体人深恶痛绝,也日益成为网络空间“藏污纳垢”的一角。“从花样百出的洗稿方法,到层出不穷的洗稿软件,再到枪手集团化规模化运营,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报导,揭示了洗稿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
洗稿根源是利益驱动
文章直言,现时难有行动有效阻止“洗稿”,起诉侵权的举证难度不小,且成本太高,且洗稿是否构成侵权,业界尚有争议;就平台方而言,标准化的监管固然重要,但是很多洗稿行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故事、重要语句类似,但没有一段话完全相同,有的剽窃核心观点,但是读起来似乎内容完全不同。凡此种种,都让洗稿行为陷入“法律管不著,平台没法管”的境地,客观上也给不少违规者以可乘之机。
文章指出,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洗稿投诉合议小组”,引起多番讨论。引入合议机制加大对洗稿行为的甄别力度,不失为一种主动作为和管理创新,但即便合议机制真的能够发挥实效,要想根治顽疾,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洗稿行为屡禁不止,根源是利益的驱动,单靠一两个公司、平台的努力不行,必须靠行业自律、监管部门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斩断洗稿行为的利益链条,重塑内容生产良性的生态环境。
文章结尾道,“洗稿”还涉及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即便诉诸法律,法院的处罚没有触碰到痛点,违法违规成本太低。“抄袭洗稿的名利双收、登上事业巅峰,苦心孤诣从事原创的却投诉无门,这显然不是一个良性的内容创作环境。必须加大对洗稿行为的处罚力度,触碰到痛点方能让其知道敬畏,否则尊重原创、呵护创新的风气也就难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