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秘六代机」首飞热议不止 美专家:无尾翼设计追求极致隐形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岁末年初,中国新型战机的消息在国际间掀起热烈讨论。解放军东部战区在新年第一天发布的MV《中国人》中,出现形状酷似新型喷气式飞机的银杏叶图案,这被认为是中国“第六代战机”正在研发的“间接官宣”,外界猜测其名称可能为“歼-36”。

外媒:突破与让步并存

综合媒体报道,美国空军前战斗机飞行员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指出,中国这款新战机采用无尾翼设计,重点在于追求低可探测性,而非机动性。他将其与美国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进行比较,认为机动性较低对于非近距空战的设计并非问题。

+1

资深航空航天作家比尔.斯威特曼(Bill Sweetman)亦表示,随著超视距导弹和先进传感器的发展,近距空战的重要性正在下降。该机的任务可能是攻击敌方空中力量资产,包括加油机、预警机及航母上的支援飞机。

澳大利亚空军退役军官彼得.莱顿(Peter Layton)认为,新战机的重量可能超过45吨,具有远程护航与战略防空能力,特别是在地面防空系统无法覆盖的地区执行任务。

疑中国“六代战机试飞”影片曝光。(微博)

力量倍增器:转向“网络中心战”

新西兰军事评论员Lu Guo-Wei指出,中方这款新战机或将充当“力量倍增器”,在编队中负责收集、处理和分发信息,确保所有作战单元对战场形成统一认知。新战机的中央和侧面武器舱表明,其可携带包括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在内的重型载荷,但其更可能成为数据驱动的“网络节点”,而非一线作战机。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研究员凯利.格里科(Kelly Grieco)则称,中美新一代战机的设计均围绕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这种设计理念能提高战争节奏,缩短“杀伤链”,大幅提升空军效能。

疑中国“六代战机试飞”影片曝光。(网络)

中国两型战机曝光震撼国际

去年12月26日,内地社交媒体流传数段据称为“下一代战机首飞”的视频,展示了一架全翼身融合、无尾三角布局的飞机在成都上空呼啸而过。同日,在沈阳出现的另一架新型飞机画面则体型相对较小。有专家分析,这两型飞机可能分别是中国新一代重型和中型战机,动力系统和隐形设计均达到“世界一流”。

美国《福布斯》形容这些新机型是解放军“今年最引人瞩目的惊喜之一”,而美国“战区”(The War Zone)网站则认为,中国正在以新一代战机为基础,全力赢得21世纪空中力量的竞争。

俄罗斯专家米哈伊尔.霍达廖诺克(Mikhail Khodarenok)指出,中国新型重型隐身战机的出现让全球感到震撼,但提醒“不要仅凭外观下结论”,战机的真正效能取决于综合通信系统,而非单一设备。随著更多信息曝光,中国新战机的未来角色和技术能力,仍是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