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 香港第二号癌症 不同期数有机会采用不同手术治疗
大肠癌是香港第二号癌症,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数字,2019年共有五千多宗新症。而在第一期(占9.3%)、第二期(占21.1%)或第三期(占26.3%)确诊的,合共超过一半。
外科专科吴家健医生表示,大肠癌的治疗方法其实不少,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化疗、标靶药,以及较新式的免疫疗法。另外,部分个案也需要配合放射治疗(电疗)。“但若说有机会根治大肠癌,主要还是手术切除,或者在手术后再以其他方法辅助,加强疗效,减少复发。”
不同期数 不同手术治疗
现时,不同期数发现的大肠癌,都有机会采用手术治疗,但具体做法会视个别情况而调节,吴家健医生举例如下:
1. 瘜肉阶段
大肠癌当中超过95%是由大肠黏膜腺细胞形成,由正常黏膜变成瘜肉,再由瘜肉转变成肠癌,这段时间往往长达5至10年。若在这期间进行大肠镜检查并发现瘜肉,医生可即时进行“息肉切除手术”,把大瘜肉整颗切除。
2. 原位或极早期大肠癌
有部分原位或极早期大肠癌经评估后,医生可为病人进行“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手术”,用内窥镜把肿瘤从肠壁切除。
3. 第一期大肠癌
通常单靠外科手术已可根治,即切除肿瘤同时清除淋巴结。治疗相对简单,康复所需时间较短,复发机会也较低。
4. 第二、三期大肠癌
肠癌已深入肠壁,甚至蔓延至附近的淋巴组织,手术仍是首选,但未必可单靠手术根治。部分第二期患者,如果出现高风险因素,例如手术切除标本的边缘与癌细胞相近,或淋巴结采样数量不足;显微镜下呈现细胞低分化腺癌、淋巴血管或神经周边侵害;患者求医时已出现肠塞或肿瘤破裂等,应在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
而已出现局部淋巴结扩散的第三期患者,由于复发风险较高(五年内复发率可达30%),手术后应尽早接受辅助化疗,以减低复发机会。
5. 第四期大肠癌
肿瘤已扩散至其他器官,最常见的是肝脏,其次是肺、骨骼甚至脑部。治疗要视乎扩散的广泛程度,若是少量扩散至肝或肺,例如只有一至两个小范围的扩散,以外科手术切除再加术后的化疗及标靶治疗,仍有机会达至根治的目的。但当扩散的“点”过多,就未必适合做手术,而需要以化疗、标靶治疗、免疫疗法等治疗。
6. 中低位直肠癌
对于中低位直肠癌(即肿瘤接近肛门)的患者,如果磁力共振检查发现癌细胞已侵犯肠壁浆膜层以上,或出现局部淋巴结扩散的情况,会建议先安排术前放射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再视情况进行根治手术,这做法令手术后有更大机会能保留肛门,亦可减低复发风险。
吴医生提醒,“要减低大肠癌风险,需要从生活习惯及筛查著手。生活习惯方面,建议饮食应多菜少肉、多饮水,定期运动以促进肠脏蠕动、减少便秘,这可减少粪便内的有毒物质和肠壁接触的时间。特别要减少进食红肉或其他高动物脂肪的食物。”
而更具体的预防方法是筛查。目前医学指引建议由45岁开始应每5至10年接受一次大肠镜检查,目的是及早发现已存在的瘜肉并即时将之摘除,防止它变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