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美豆进口:中国要避免陷入华府的圈套
英国媒体路透社和美国媒体彭博社6月1日均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政府要求国企暂停购买美国大豆和猪肉,受影响的美国农产品还包括棉花和玉米。其中,路透社引述的消息人士提到,如果特朗普继续攻击中国,在最坏的情况下,中国将不得不撕毁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两家媒体都暗指中国可能是“撕毁协议的一方”,美国《外交政策》甚至解读认为,“中国反悔了”。总体上,它们都将中国可能的这一举动同“香港”因素联系了起来。
这一点并不奇怪。一方面,时间点上,特朗普刚刚宣布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威胁制裁中国官员,中国政府已表态会采取措施反制。而贸易反制是其中一个选项;另一方面,在中美贸易谈判期间,特朗普政府就曾将香港议题同贸易谈判挂钩。所以,从美方角度看,中国因为香港议题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合情合理”。
但单纯从两家媒体的报道来看,即便属实,也不足以证明中国有单方面撕毁协议的迹象或意愿。
路透社同时报道说,中国国企6月1日仍然进口了一批大概18万吨的美国大豆,预计在今年美国大选前运付。当然,数量和之前相比下降很多。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6月3日向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确认,眼下第一阶段协议尚在执行,有可能取得进展。
另据美媒《华尔街日报》5月报道,今年3月至4月,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量大幅增加。美国玉米和猪肉的总销售比2017年同期水平增加了约7倍,棉花销售增长了2倍,同期对华大豆出口增长约1/3。
可见中国一直在履约。而中国暂停购买相关美国农产品,或者控制相关美国产品与服务的进口幅度与规模,不等于中国会撕毁贸易协议。
3月和4月,中国增加对美农产品采购,而5月最大的变量就是香港议题被特朗普政府集中关注。但即便中国通过贸易手段反制美国,方式也不是从执行中的贸易协议下手。
首先,中国不会撕毁合约或协议。更何况,该协议是特朗普政府发起贸易战后中国“应战”达成的结果,中国不会率先单方面破坏自己的战果。
其次,中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步骤、内部市场需求兑现协议内容,或者开展相应的改革,这都对自己有利。至于两年内能否达标,则是另一回事。至少在美国看来,中国也是在想尽办法执行协议内容。
更重要的是,即便没有疫情影响,中国也被美国国内一些人质疑很难兑现全部承诺。只要特朗普不先退出,就说明他已接受协议无法全面落实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没有率先退出的必要。
再者,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经济上的“买卖协议”和政治上的“拖延计”,而对于特朗普而言,则是一个关系到他连任前景的成绩单。即便是退出,也是特朗普方面在11月前的有限时间内出于选举考量率先退出。而且,特朗普早已提到了撕毁协议的可能性,中国现在最好静观其变,以免陷入被动。
中国退出只会掉入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设置好的“圈套”,为共和党“反华”剧本增添佐料。中国执行协议,同时控制购买的数量和节奏,还能在双方博弈中掌控一定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