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华】今非昔比  日本对华心态经历怎样变化?

撰文: 李秀坤
出版:更新:

时隔7年,终于再有日本首相正式访华。
7年前,东海冲突、历史问题、国有化钓鱼台,一系列风波接连爆发,令中日关系走入低谷。也在那时,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
某种程度上,当时中日关系的紧张,同日本政界及民间看待中国的复杂心态不无关系。7年过去,两国关系趋暖,日本上下又经历了怎样的心态变化?

2011年,日本内阁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当时,只有20%受访者对中国“印象正面”。防卫省回应“辽宁号”下水时提及:日本将带著警惕关注此事。翻开《产经新闻》,满面皆是对中国大额海外投资的警惕。如此背景下,中日频频爆发冲突,关系陷入低谷并不令人意外。

心理学上的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对待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套用在日本失去“亚洲一哥”的状态,似乎格外贴切。

野田佳彦“国有化”钓鱼台之举,直接导致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糟糕”之局。(资料图片)

否认

20年前的1990年,正是日本泡沫经济最旺盛的时刻:日本企业在全球百大市值企业中占了将近一半;企业利用手中热钱疯狂收购欧美资产。环伺周边,中国经历六四运动,前景未明;苏联已陷入崩溃边缘;美国正陷入经济“滞涨”。一代日本精英,尚沉浸于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幻梦中。

仅仅20年后,中国经济体量便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争不了世界霸主,连亚洲霸主都保不住”,日本上下难免心态复杂,这也令国民难以正视中国崛起的事实。当时,舆论提及中国也多联想起“毒饺子”等负面事件;以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为主旨的书籍更是大卖。

日本GDP在上升的同时,消费意欲及物价却难以跟随上涨,反映日本国内亦对市场憧憬有限。(视觉中国)

愤怒

伴随中国经济成长,其国际影响和国防实力也逐渐甩开日本:先进驱逐舰陆续下水、辽宁号航母开始服役、中国在东南亚及南亚等地投资加强,都令日本大为紧张。

2011至2012年,日本已经认识到中国崛起的事实,但并未选择接受,转而将其视为战略对手,试图阻止这一趋势:无论是加强在钓鱼台附近的军事活动,或是公开拒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都将这一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高举右翼大旗的安倍晋三,之所以能在2012年大选中取胜,除了日本民众对民主党执政能力的失望,也同日本上下对华敌视情绪相关。

安倍经济学不凑效,不少日本的高级管理层也被迫提早退休。(Getty Images)

讨价还价

安倍晋三上台后,便用“安倍经济学”,阻止两国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但讽刺的是,如今中国经济体量已达到日本2.5倍,区域影响力更趋上风。在日本“传统势力范围”的东南亚,中国历史累计基础投资建设达到1550亿美元,虽逊于日本的2300亿美元,但其中九成都是2013年后启动的计划。

日本一方面借助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解除集体自卫权限制。另一方面,也加紧联合周边国家,希望“平衡”中国势力。安倍晋三延续其首任期提出的“自由与繁荣之弧”概念,上任后频繁走访缅甸、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送上经济和军事合作礼包,被外界视为“围堵中国”举措。

美国的特朗普因素多被外界视作中日关系转暖的一大原因(路透社)

抑郁与接受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逐渐落地,中国正日益被视为同美国平级的战略力量。而日本则面对特朗普上台后,以“美日同盟”为核心外交政策失灵的窘境:经贸谈判上被美方一味施压,朝核问题上日本诉求几乎从未被聚焦,挣扎的无力令日本心态再次生变。一系列尴尬处境令安倍政府在抑郁后,终于选择接受现实。

安倍今次访华,预料将提及结束对华ODA援助,并联合中国支援区域其他发展中国家。这样的政策转向。一方面体现安倍政府已正视中国影响力超越日本的现实,亦体现日本已选择放下,戒心同中国合作。

“中日友好医院”是其中一项ODA项目,为中国控制传染病和培养医疗领域人才作出贡献。(视觉中国)

然而,即使安倍政府作出改变,也难改困扰日本民间多年的“中国心魔”。但政府的积极态度,终将作用于同政府关系密切的日本商界,从而外溢至民间。日本社会对华心态,也终将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