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世界杯 球场内外牵涉太多政治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有些人称它为“普京世界杯”。虽然常说体育与政治要两分,但对于总统普京来说,这场国际盛事怎样也算得是政治收获。
走在莫斯科街头,到处可感受世界杯的热闹气氛。看见蓝白间条,就知道是来自阿根廷的球迷,多半是美斯的支持者;不远处的黄绿大军当然是巴西球迷,关心的是尼马伤患后能否百份百恢复状态。
在市中心红场外,官方竖立大型计时倒数,设计揉合洋葱头圆顶特色,处处提醒各地球迷:这里是俄罗斯。
“独裁”国家办世界杯?
6月14日决赛周揭幕,当然是国际盛事,但欧美社会看在眼里却是五味纷陈。
翻开最新一期Politico欧洲版,封面是紫蓝色的总统普京捧住大力神杯,以“普京的世界杯”为题。未看内文,也可感受到编采人员对于普京的观感如何。由一名美国撰稿人写的文章〈欧洲可以如何挽救世界杯〉,更是大谈杯葛策略。文章认为欧洲既为足球大国,他们可以倡议只有民主国家可以主办世界杯,排拒俄罗斯这种“独裁”国家。若有赞助商响应的话,更是成功了一半。
现在欧美政府与俄罗斯固然交恶,但在八年之前却是另一番光景。那时的总统梅德韦杰夫虽然在普京庞大身影下主政,但仍然尝试展示出开明作风。不过两年后普京重返幕前,不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渐行渐远,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一事更触发欧美国家全然反面,俄罗斯给逐出八国集团。
英国政府杯葛 歌手却应邀表演
近几年来,先有马航客机MH17遭击落,后有美国总统选举遭黑客干扰,到最近期的英国间谍离奇中毒案。在在都没有确凿证据,但欧美政府普遍相信情报分析,幕后黑手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尽管他一直驳斥指控无稽。在间谍案后,英国政府率先打出世界杯牌,宣布内阁官员和王室成员均不会出席俄罗斯世界杯。
在开幕礼上,大会邀请到英国歌手罗宾威廉斯(Robbie Williams)表演助兴,却害得罗宾威廉斯给同胞大骂卖国,为了赚钱而出卖灵魂给独裁者云云。
伦敦政府踏出杯葛第一步,其他国家却未见跟随。特别是那些传统劲旅如德国、法国,他们的总统都表示只要国家队打进四强,就会乘飞机到俄罗斯现场为他们打气。唯一响应英国政府的只得冰岛。可怜他们今年才第一次挤身决赛周,但政府却因为外交风波只可以隔空支持。
争议不断但却一切如常
虽然英国政府发起杯葛,虽然无国间记者组织讽刺俄罗斯政府侵犯人权,虽然有舆论重提1980年苏联奥运亦遭杯葛,但现实就是这场球坛盛事看势会顺利举行,预计会吸引150万游客到访俄罗斯。政治纷扰只能成为一个注脚。
一方面,世界杯一切如常,显然是普京外交胜利,无惧欧美政府的排斥。例如《华尔街日报》指出,世界杯给了普京一个国际舞台展示他的政绩;《泰晤士报》亦有评论指出,普京透过这次体坛盛事,可证明俄罗斯没有给外交孤立。
另一方面,自克里米亚危机而来,欧美政府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包括几个举办赛事城市的负责人也在制裁之列。在重重困难之下,俄罗斯仍然能大花金钱兴建场馆、举办球赛,无疑反映出普京政府的经济实力。
当然,乐观一点看,体育盛事也可以提供一个良好气氛,让政治领袖借机走得更近。例如在揭幕战俄罗斯对沙特阿拉伯,总统普京即会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碰头,顺道谈一谈产油量和油价问题。如果欧洲劲旅一路杀入准决赛、决赛阶段,他们的领导人亲赴俄罗斯观战的话,亦是一个机会与普京加深友谊。
但亦如《泰晤士报》的评论指出,2014年2月俄罗斯举办索契冬奥后不久即发生克里米亚事件。今次世界杯让普京赢得镁光灯后,谁又说得准会发生甚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