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2.45亿年前怀孕的恐头龙化石 首证初龙型动物存在胎生
恐龙不是孵蛋卵生吗?怎么也有胎生?
然而,研究发现胎生的长脖子“初龙型动物”,不是恐龙,却是比恐龙更为古老的“恐头龙”。
15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一篇题为《初龙型爬行动物的胎生》(Live birth in an archosauromorph reptile)的研究论文,指在一具约有2.45亿年历史的恐头龙化石中找到了其胎生的证据——腹中包裹著一只小恐头龙。
“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胎生在初龙型动物中的存在。这一发现使得我们对初龙型动物生殖方式的了解从侏罗纪前推到了三叠纪,往前跨越了5千万年”。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刘俊博士如是说。
该论文称,现在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羊膜卵动物都是初龙型动物,包含现存的鳄鱼、鸟类,以及已经绝灭的恐龙和翼龙等爬行动物,而在这一类群中,胎生这种生殖方式从未被发现过。刘俊等人的研究结果却显示,恐头龙是胎生的,颠覆了人们此前的认知。
该论文一位评审人评论称,“这一非常重要的发现,重塑了我们对爬行动物生殖方式演化的理解,并将使学界目前的研究重心从对什么因素限制了胎生在初龙型动物中的出现,转移到探讨自然选择在初龙型动物演化出胎生中所扮演的角色”。
据悉,这一距今2.45亿年的化石,发现于2008年,当时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张启跃研究员及其团队组织野外发掘,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罗平国家地质公园采集所得。
美餐还是胎儿?
“是吞食了一个同类,还是孕育了一个胎儿?” 刘俊表示,恐头龙化石中发现胎儿,无论是同类相食,抑或是胎生,任何一种假说被证实,都将是不同寻常的发现。
刘俊发现,化石腹部包裹的小恐头龙的躯干整体指向母体的前方,但恐头龙通过长脖子以伏击方式吞食捕猎,如果是未消化的猎物,一般其头部都朝后存留在恐头龙体腔内。此外,母体恐头龙化石以完全包裹的形式“保护”著小恐头龙,不可能是化石重叠。
刘俊等研究人员还发现,恐头龙胎儿的骨骼已经长成,且该化石中及周边均未检测到钙质的蛋壳成分,而且脖子如此长,又生存在海洋中的恐头龙难以上岸筑巢孵化。
逐渐增多的线索,让研究人员愈发肯定,恐头龙以胎生的方式生殖。
恐头龙比恐龙更原始
恐头龙生活在海洋中,没有腮,过一会儿就要浮上海面换气。谈及恐头龙与恐龙的区别,简而言之,恐头龙比恐龙更原始。刘俊解释说,恐头龙出现得更早,它生活在三叠纪中期,而目前已有的证据显示,恐龙出现在三叠纪晚期。恐头龙属原龙,恐龙属初龙,二者共同构成了初龙型动物类群的一部分。
恐头龙胎生,那么恐龙呢?刘俊表示,目前尚未发现任何证据显示恐龙有胎生的可能性。同时,鸟类亦没有胎生,此前学术界存在多种假设,比如鸟类要飞翔,缺乏胎生所需要的生理结构,缺乏相应的自然选择压力等,但相关研究还没有定论。
此外,该研究通过对生物谱系的模拟,发现恐头龙后代的性别由基因决定。但与恐头龙关系最为密切的现生类群,包括龟类以及鳄鱼,其后代的性别都是由外界环境温度决定。这一差别也令研究人员惊讶。刘俊等人认为,胎生和后代的性别基因决定机制,这两者的结合,使得恐头龙等动物得以成为海洋中的霸主。
刘俊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其他四位研究者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以及昆士兰大学。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