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疫后儿童近视个案增 防控新方案有望回退近视
近视发病率高企,本港有筛查发现儿童近视个案在新冠疫情后大幅增加,情况令人忧虑。有医生指,近视除了对个人生活质素造成负面影响,深近视更有机会导致视网膜脱落和白内障,及早为儿童防控近视非常重要。近年引入了不少防控近视的方案,包括红光治疗仪。研究证实有效控制近视,更有机会回退近视,儿童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
眼科专科医生任卓升医生引述香港儿童眼科计划资料指出,计划从2015年3月至今,筛查了40,000名香港儿童,发现在8岁半的儿童中,有四成儿童患有近视,在新冠疫情期间(2020年),香港儿童近视发病率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相信与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增多丶网课以及社交活动受限制有关,而此情况即使在复常后(2021年)仍然持续,其中,6岁年龄组别的近视发病率较疫情前更增加至两倍。
近视发病率高 港童疫后近视增
眼科专科医生朱瑞俊表示,近视个案其实在全球均有增无减,有研究估计在未来30年,全球近视发病率将持续上升,至2025年,全球将有逾半人口患有近视。朱医生表示,近视问题不可轻视,有新加坡青少年研究指出,患近视者的心理功能、学校表现及整体生活质素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更有机会令整体医疗经济负担大增。
任医生补充,“近视会延长眼轴,增加视力损伤的风险。儿童越早患近视,长大后患深近视及眼疾,如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白内障和青光眼等风险越高。”现时医学界有不同控制和预防近视的方法,包括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光学方法如使用角膜塑形镜或离焦眼镜、使用阿托品眼药水及红光治疗等,均希望尽早为儿童有效预防及控制近视。
红光治疗新方案 年纪越小、度数越深、效果越佳
近年引入的红光治疗属于新方案,香港理工大学科研眼科讲座教授何明光教授解释,红光治疗即透过采用650nm波长的红光,控制眼轴增长与近视加深。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在家接受治疗,每次三分钟,每日进行两次,一般治疗为期两年。
根据研究显示,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可显著减慢近视的进展,甚至回退近视。与佩戴普通眼镜的儿童相比,接受红光治疗的儿童眼轴增长幅度可减少七成,治疗还有机会逆转眼轴延长。何明光教授指:“如果孩子完全跟从医生指引,依时接受治疗,控制率更高达九成。”多项临床研究亦证实,儿童接受红光治疗一个月后,其眼轴缩短的比例可高达四成,治疗效果是其他近视治疗目前无法达到的。而年龄越小、近视度数越深的儿童,治疗效果越好。红光治疗适用于大部份近视儿童,深浅近视也适用,对眼睛几乎没有风险,配合混合治疗效果亦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