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神病不等于暴力?心理学家吁切勿标签及歧视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近日香港接二连三发生惨剧,引起全城广泛讨论。同时,社会大众对精神与心理疾病患者的强烈恐惧与忧虑也日益严重。在媒体报道的渲染下,似乎精神病患者很自然地与暴力挂勾,但事实并非如此。注册临床心理学家张传义博士澄清,是次个案是个别例子,不可理所当然地将“精神病或心理病患者”与“暴力倾向”划上等号。他呼吁市民不要对所有患者戴上“有色眼镜”或作出不适当的标签,因为这会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困扰。本文仔细探讨了精神病患及心理疾病的常见问题或误区,以加强公众的正确知识,以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及负面影响。

市民不要对所有患者戴上“有色眼镜”或作出不适当的标签,因为这会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困扰。(图片:Shutterstock)

精神病与心理病不等于暴力 切勿以偏概全

张博士引述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所参考的外国数据指出,94%至96% 的暴力事件与确诊精神病或心理病患人士无关,有暴力倾向的患者仅占极少数。相反,其他因素,例如过往的暴力或犯罪纪录、曾被虐待或暴力对待的经验、家庭环境因素、滥用药物、酒精等不良习惯才会增加暴力或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与暴力行为的关系更密切。此外,大部分精神病或心理病患者的性格都是比较被动、内向、怕事;犯罪率并不会比一般正常人高,更有机会是受害者。因此,确诊精神病或心理病并不会增加暴力行为的风险,而患者亦需要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怀、支持和接纳,不能以单一惨剧以偏概全。

精神及心理疾病可分为不同种类!长期失眠也是其中一种?

有关精神及心理疾病的诊断,似乎一直存在本质上的问题:到底“正常”与“不正常”之间的界线该如何断定?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是国际间普遍用以定义每种精神及心理疾病的参考指标。为确保疾病诊断与时并进,该手册会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修改、改版。最新的DSM-V-TR将精神障碍分成17类,当中除了市民一般较为认识的精神分裂、情绪病、焦虑障碍,还包括睡眠障碍、脑退化、失忆症及其他认知能力有关的障碍等。换言之,抑郁症失眠、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ADHD)、脑退化等,理论上都是被归类为精神障碍之中,不少市民实质已患病而不自知,认为是自己能力问题所致。精神及心理疾病其实是比大众所想更为普遍的存在。

抑郁症失眠、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ADHD)、脑退化等,理论上都是被归类为精神障碍之中,精神及心理疾病其实是比大众所想更为普遍的存在。(图片:Shutterstock)

精神病歧视情况普遍 大众应撇除成见及负面标签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患上精神病或心理问题。根据英国一个大型调查,职场人口之中每六个人便有一个人患病。然而,大众缺乏确正的认知,加上社会上存在不少歧视和偏见,导致很多人讳疾忌医,即使患者勇于求医,亦会隐瞒自己的病况,害怕被大众标签。

张博士以自身临床的经验观察所得,“有多位精神病或心理病患者求诊时向他指出,家人因最近的负面新闻而对患者感到十分恐惧,并作出言语伤害,除了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态,更因媒体反复的负面报道而遭受身边亲友的过激反应,使患者感到被污名化及孤立。这种扭曲现象令患者难以得到普罗大众理解和公平对待,甚至与朋友、同事和家人逐渐疏远,病情或会恶化。精神及心理健康有潜在风险的人士亦都受到束缚,倾向拒绝就医,无法及时得到恰当治疗。”

张博士鼓励市民不妨加深对精神病或心理病患者的认知,放下成见,以包容的心让他们融入社会,遇到问题时应积极求助。

大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恐惧与无知令精神病或心理病患者难以得到社会理解和公平对待。(图片:Shutterstock)

及早向专业人士寻求协助 适当情绪支援有助走出困局

悲剧事件虽然会让大众对精神及心理病患者产生负面印象,但张博士提醒市民要多留意自身身体状况,特别是在网络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流传的片段有可能造成不适。如果因网上流传的影片或社会事件而感到精神压力,例如经常害怕同样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对外出感到恐惧、对社会状况感到焦虑等,或已发展成精神或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表现,就应尽快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及早发现和进行治疗都是非常有助于康复的。

张博士进一步补充并厘清,市民有相关精神及心理健康问题时,往往不清楚精神科医生与临床心理学家的区别,也不知道如何寻求协助。精神科医生主要针对症状开立处方药物进行治疗,而临床心理学家则针对病人心理困扰成因,问题症结所在,以高效及安全的心理疗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为大众服务。市民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或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服务,走出情绪困局。不论是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不应该被污名化。勇敢求助,积极接受治疗,反而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大众身心健康的发展。

临床心理学家张传义博士 |常棣医务
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70号卡佛大厦2201室
电话:2147 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