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度海逸酒店两度抽验含菌量均超标逾百倍 预防食物中毒留意5点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今日公布,早前被验出蜡样芽孢杆菌超标的8度海逸酒店咖啡阁(CAFE CORNER),再度被验出蛋糕样本蜡样芽孢杆菌过标。样本每克含1,100万个蜡样芽孢杆菌,超出《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所列明的每克含超过10万个蜡样芽孢杆菌109倍。食物安全中心已决定向酒店提出检控,咖啡阁目前已暂停出售所有相关食品。
食安中心上周五(12日)首次公布,从位于土瓜湾8度海逸酒店地下食肆咖啡阁(CAFE CORNER)抽取的样本被检出每克含1,300万个蜡样芽孢杆菌,较《指引》超出129倍。食安中心随即在该处所再抽取蛋糕样本作跟进调查,结果显示该样本每克含1,100万个蜡样芽孢杆菌,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仍超出《指引》列明的109倍。根据《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即食食品每克含超过10万个蜡样芽孢杆菌即属不满意,食用可能损害健康,甚至不宜供人食用,须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中心早前已知会涉事食物业处所上述违规事项,并指示其暂停出售相关食品。中心今日亦已派员再次巡查有关处所,向负责人和员工提供食物安全和卫生教育,并要求采取改善措施、检视和改善生产流程及继续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就事件提供改善计划书。有关处所已按中心指示暂停出售所有相关食品。中心已就上述违规事项向该食物业处所提出检控。
食安中心发言人提醒,“蜡样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如制作或贮存食品的过程欠缺卫生,可引致该菌繁殖。进食含过量蜡样芽孢杆菌或其耐热毒素的食物,可能引致肠胃不适,例如呕吐及腹泻。”
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第54条的规定,所有在香港出售的食物,不论进口或本地生产,必须适合供人食用。若触犯有关法例,最高可被判罚款五万元及监禁六个月。
什么是蜡样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泥土、灰尘、空气、污水等,亦可在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下生长。它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体,可以通过食品中的毒素或细菌引起食物中毒,较常见于米饭、肉类、蔬菜、干酪和面包等。蠟样芽孢杆菌的最佳生长温度约为摄氏30至37度,并可产生孢子,这些孢子十分耐热,能承受烹煮温度。
▼同场加映,10个常见处理食物常犯错误(按图👇👇👇)
烹调后更生风险?
根据卫生署资料,烹调过程反而有机会令蜡样芽孢杆菌大量滋生。正常的烹煮热力不但不能杀灭孢子,还会诱发孢子萌发,成为繁殖细胞。在其他不耐热的细菌被热力消灭的情况下,蜡样芽孢杆菌的繁殖细胞得以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环境中肆意滋长。烹煮过的食物如放置在室温下过久,繁殖细胞便会大量生长,最终产生毒素。
而且这些毒素非常耐热(能抵受摄氏126度长达90分钟),一旦在食物中产生,即使把食物彻底翻热,也不能将之消除。由这种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会在进食有问题食物后数小时内出现呕吐等症状。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症状
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一般会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后1至6小时内出现。以下是常见的症状:
1. 恶心和呕吐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感染蜡样芽孢杆菌的人可能会感到想吐或呕吐。
2. 腹痛和腹泻
感染蜡样芽孢杆菌的人可能会出现腹痛和腹泻,通常持续数小时到一天不等。
3. 发烧
感染严重的人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4. 毒素性感染
在某些情况下,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神经毒素中毒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和死亡,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预防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5大要点
1. 确保食品在烹饪过程中达到充分的温度。蜡样芽孢杆菌可以在摄氏10~50度的范围内生长和繁殖,因此在食物处理和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食物达到摄氏70度以上的高温,以破坏细菌和其产生的毒素。
2. 确保食品在冷却和储存过程中处理得当。生熟食品应分开贮存,使用雪柜时谨记 “上熟下生”,并将熟食放置在摄氏4度以下的冰箱中,避免将熟食置放在室温下长时间保存,以防止蜡样芽孢杆菌生长和繁殖。
3. 食品处理和烹饪前要保持个人卫生,并使用清洁的厨具和器具。在食品处理过程中,要洗手、使用干净的切菜板和刀具、避免交叉污染等。
4. 避免食用过期或未经适当保存的食品。蜡样芽孢杆菌可以在某些食品中长时间存活,如米饭、干酪、肉类等。因此,要避免食用过期或未经适当保存的食品,以减少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风险。
5. 在烹饪前仔细检查食品。如果食品看起来不新鲜或有异味,应避免食用,因为这可能是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一个警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