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菌|多处样本验出类鼻疽菌 袁国勇:明显真是爆发

撰文:
出版:更新:

截至11月16日,本港今年共录得36宗人类感染类鼻疽个案。当中24名病人已出院,两名病人仍然留医,离世病人共10名,涉及七男三女,年龄介乎54至93岁,当中八宗居于深水埗区。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曾表示,情况令人非常忧虑,暂时未能确定区内爆发的感染源头。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早前亦指出,虽然深水埗白田邨未必是源头,但可确实爆发传播链,受污染的日用品及食水均有可能为传播途径。类鼻疽的死亡率可高达75%,有长期病患,包括糖尿病、肺病、免疫功能等人士感染风险都会较高,需要小心。

政府在每周疫情记者会(17日)指出截至11.16日,今年共录得36宗类鼻疽个案,涉26男及10女,年龄介乎42至93岁,早前公布有27宗在8月份后录得,8至10月录得个案有明显升幅,大部份个案住深水埗共20宗,发病日8月8日至10月17日期间。

21年开始由个位数个案升到双位数

由2016至2020年每年平均7.6宗类鼻疽;2022年去到36宗,21年都有17宗,计出来36同7.6差好远,明显真是爆发,是高过以前平均数差不多2倍,最重要是在深水埗发生。

袁国勇教授表示找到一些高危因素:

1)全球气温上升,泥土气温上升,类鼻疽病菌亦增加

2)细菌可经风及通气管(10-20个)会跟住水排走时,里面压力减低,经通气管进入水库

3)地球气温上升,水管及水库剩余的余氯会降低

4)人口老化严重,尤其深水埗区长期,多长期病患者,感染风险增

共录得36宗类鼻疽个案 暂时未能确定感染源头

根据卫生署资料,截至十一月十六日,本港今年共录得有36宗类鼻疽个案,有病人为一名83岁男子,有多种长期病患,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病等,该名病人居于深水埗,在家跌倒后昏迷,并于送院后,临床诊断患有横纹肌溶解症。深水埗为疫情重灾区。

资料图片

大部分感染个案来自深水埗,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上月(23日)在公开活动后受访时表示,情况令人非常忧虑,但暂时未能确定区内爆发的感染源头,深水埗区内有很多水管曾经进行维修,相信要采集更多水管样本测试。将类鼻疽列为须呈报疾病,可以更能掌握个案情况,但需交由卫生署决定。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上月(24日)在商台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建议类鼻疽列为需呈报的传染病,让市民更掌握病菌分布情况。他指出现时未找到类鼻疽的源头,31宗个案有22宗在白田邨一带,基因分析亦发现属同一品种,深水埗白田邨附近1公里范围内有传播链。何栢良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由于类鼻疽在不同的地盘的泥土可发现,首先是地盘。第二就是受污染的日用品,约两年前美国曾调查香薰喷雾,发现样本内的原材料受污染,所以在家使用喷雾时,便有机会吸入类鼻疽,因此日用品也可以作为重点调查方向。第三点就是区内食水问题,深水埗有较多破损及喉管,类鼻疽有机会经破损流进食水,虽然食水暂时不是源头,但亦有风险受污染。

梁子超上月(24日)也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指出过往极少出现群集式爆发,估计深水埗区个案是由单一感染源导致,例如衣物、动物或供水系统传播。随著天气干燥转凉,病菌繁殖的风险相对减低,但因潜伏期长,会较难找到感染源头,要视乎明年雨季个案是否有重现,再检视风险元素。

▼10月21日 袁国勇及张竹君到深水埗白田邨地盘调查类鼻疽疫情▼

+3

甚么是类鼻疽? 类鼻疽的病征和死亡率

根据卫生署资料,类鼻疽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泥水中,特别是湿润的黏土。类鼻疽于东南亚(例如新加坡、泰国)和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流行。潜伏期通常为2至4星期,但可以介乎1天至数年。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一些慢性感染可能需要较长期的治理。类鼻疽的死亡率约为40至75%。

类鼻疽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感染(例如皮肤脓肿)、肺炎、脑膜脑炎、败血症或慢性化脓性感染。视乎感染的部位,常见的病征包括发烧、头痛、局部痛楚或肿胀、溃疡、胸痛、咳嗽、咳血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传播途径

人类可能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尤其是经皮肤损伤/伤口)吸入受污染的微尘和水滴、饮用受污染的水而受到感染。人传人非常罕见,但可以透过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而传播。

高风险群组

有长期病患,包括糖尿病、肺病、肝病、肾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受到感染的风险会较高。另外,从事农务,实验室和医护工作的人士也可能于职业环境中受感染。

预防方法

-现时没有针对类鼻疽的预防疫苗。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感染:

-避免接触受污染的土壤。

-进行有机会接触土壤或泥水的活动时,穿著适当的防护衣物,例如佩戴手套,并穿上水靴。

-接触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后进行清洗或淋浴。

-尽快清洁伤口,并以防水敷料覆盖。

-接触土壤和进行园艺活动后,用肥皂和水洗手。

-注意食物卫生,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水。

-外游人士可透过户外水上活动受到感染。避免接触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可减低受感染的风险。

资料来源: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