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症患者宜留意吞咽困难问题 水溶性药物与喂食技巧助改善

撰文: 吴梓枫
出版:更新:

随着人口老化,预料认知障碍症个案将有增无减。有老人科专科医生指出,认知障碍症不单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更会导致患者出现行为及情绪问题、吞噬能力、活动能力等,其中吞咽能力易为人所忽略其严重性,呼吁照顾者应加以留意患者的征状,及时求医接受适当治疗,以至改变喂食的照顾方法。

目前本港每十名70岁或以上的长者便有一名患有认知障碍症;85岁以上的长者患病比例更增至每三名便有一名患者。当人口老化持续,预料患者人数在2039年将上升至约30万名,情况不容忽视。老人科专科医生戴乐群医生表示,患者的脑细胞出现病变而急剧退化及死亡,导致脑功能衰退而逐渐丧失各种认知能力,影响其日常生活、行为和情绪等。

随着本港人口老化持续,预料认知障碍症患者的数量会增加。(Getty Images)

留意吞咽困难症状 可致吸入性肺炎

戴医生续指,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身体机能也会逐步受影响,例如有机会在进食固体食物时难以吞咽,或长时间将食物含在口腔内,连饮水亦可能经常呛倒,就代表出现吞咽困难。“照顾者可留意患者有否出现口腔不洁、进食时不专心、食欲及体重下降、进食时间增加、食物残留口腔、不停咀嚼、忘记进食步骤、进食后说话含糊不清、流口水、吞咽时出现咳嗽和气喘等征状。”

戴医生提醒,如有发现,应尽早求医,因为一旦出现吞咽困难,就代表患者在吃喝时,食物由口部进入胃部的过程出现问题,令食物有机会误入气管而令患者噎到,从而诱发吸入性肺炎。部份患者或会出现咳嗽的反射性动作,但亦有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所以情况可以非常危险。

吞咽困难除了影响患者进食,戴医生亦指出,吞咽能力下降亦会令患者在服药时出现困难,患者本身记忆力衰退容易令他们忘记依时服药,若再伴随吞咽功能下降,令他们以清水吞服药物时容易倒呛或呕吐,便会令患者抗拒服药。当服药依从性下降,就会直接影响病情的控制,衍生更多问题。与此同时,照顾者亦需要花大量时间劝食或喂食、与患者容易产生冲突。

认知障碍症患者如吞药出现困难,照顾者可与医生商讨考虑使用新型水溶性药物作替代。(Getty Images)

新型水溶性药物助改善吞药困难问题

目前治疗认知障碍症的脑部退化病征有不少药物可用,另亦有不少精神科药物有助改善患者的行为及情绪问题,因此依时用药非常重要。

不过如果吞药出现困难,照顾者就要考虑学习其他喂药技巧协助患者,如前倾吞药,但若仍有困难,也可与医生商讨考虑能否使用新型水溶性药物作替代,既可将药物溶于水,亦可直接放于患者舌头上,改善吞药困难的问题。

老人科专科医生戴乐群医生、认知障碍症患者谭婆婆及照顾者Lily。

现年94岁的谭婆婆两年前确诊轻微认知障碍症,今年初起经常没有食欲、进食或喂食时会吐出食物,即使将谭婆婆想吃的东西放到咀边喂食,亦会拒绝进食,其中最大问题是拒绝喝水,之后被诊断为严重营养不良,需住院检查。

负责照顾谭的女儿Lily称,为解决母亲不吃东西的问题,医生建议婆婆要插胃喉进食及饮水,及为母亲安排规律的日间活动,如每天和她倾谈、唱诗歌、砌图、写字等,从中训练说话能力、增加自信心和满足感,减低认知能力的衰退。现时婆婆的睡眠质素大幅改善,活动也有助增进食欲,间中会吃些喜欢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