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气周身痕?了解成因 中医教你内服外敷对抗湿疹

撰文: 医师Easy
出版:更新:

每逢转季时期,温度和湿度可以在一瞬间快速变化,令肌肤的保护层变得脆弱,湿疹这种常见的皮肤病变得容易发作,出现红肿、痕痒、甩皮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块状,流出透明液体。本文请来香港注册中医师李广冀医师为大家讲解在中医角度,到底有何因素会导致湿疹问题、如何纾缓湿疹的不适。

为何湿疹在转季时复发率较高?

秋冬季节人体皮肤代谢会变得缓慢,油脂分泌减少,加上出汗较少使保护皮肤表皮的油性保护膜变薄,致调节功能减弱,而且天气干燥会更容易导致皮肤瘙痒、脱皮等症状;而春夏交替期间,高温令人汗流浃背,加上经常出入冷气地方,亦会令湿疹患者痛苦难耐。

有人选择以类固醇外用药膏抑制湿疹带来的痛苦,此类药膏的确能在短期见效良好,但部分人对类固醇过敏或担心长期用药会对身体带来坏处,因而透过中医疗法以缓解症状。

(图片:infobae)

李医师表示,“在中医角度,湿疹相等于‘湿疮’,大多源于是身体内有热气积聚,例如饮食失衡、过量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令脾胃受损,湿热由内而生;加上外受风邪,内外相搏,风湿热邪浸入皮肤,形成湿疹。”

根据病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急性者:以湿热为主,水疱极多,并有液体渗出。

亚急性者:大多是与脾虚湿热或阴虚湿热有关。

慢性者:大多是长期病患,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致肌肤甲错,症状为苔藓样变,并会反复发作。

(图片:epochtimes)

湿疹按“证型”分类 内服大不同

中医对湿疹主要以清热利湿和止痒为主要治法。急性患者的疗法需清热利湿;慢性患者则以养血润肤为主。根据症状“证型”分类,可分为以下4种:

湿热蕴肤证:

症状快速呈现,病程较短,皮肤红点破损,有疱疹,瘙痒无比,抓破水疱后有渗液流出;患者心烦口渴,身热,大便干,小便短赤;以上症状患者应以清热利湿止痒为治疗基础;建议服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若患者水疱多,破损后会流滋,可以加入鱼腥草;瘙痒重者,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

(图片:spbcm)

脾虚湿蕴证:

症状病发时间较缓慢,皮肤破损呈红,丘疹瘙痒并在抓破后有糜烂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患者容易疲累;此类患者的治理方法宜用健脾利湿止痒法;例如: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

(图片:spbcm)

阴虚湿热证(多见于亚急性湿疹):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皮肤浸润,干燥脱屑,瘙痒剧烈,略见出水,伴午后颧红,心烦盗汗,口苦口干,小便短赤。治宜滋阴养血,除湿止痒。代表方为滋阴除湿汤。

血虚风燥证:

病程较长并经常复发,皮肤破损呈暗色,或粗糙肥厚,痕痒不止,遇热或肥皂水后瘙痒加重,伴有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治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代表方为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皮损粗糙肥厚者,加丹参、益母草、鸡血藤等活血。

外用一样有帮助 内服外敷成效加倍

除了可以靠口服中药以作医治湿疹,中医亦会透过温和的药物作外治之用,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对于初起只有潮红、少数水疱但无渗液的急性湿疮,中医认为可以用清热止痒的苦参、黄柏、地肤子、荆芥等煎汤温洗,或炉甘石洗剂外搽。若水疱是破溃糜烂、有液体渗出时,则需要用上黄柏、生地榆、马齿苋、野菊花等煎汤,或三黄洗剂等湿敷,再用青黛散麻油调搽。”李医师同时提醒湿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需注意的地方,“例如洗澡时不能使用过热的热水,应避免搔抓患处,尽量避免进食辛辣、鱼虾、鸡、鹅、牛、羊肉等肉类及香菜、韭菜、芹菜、姜、葱、蒜等辛香食物。”

李广冀医师,香港注册中医师。(照片由医师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