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易感冒鼻敏感3款食疗补肾防寒 进补4大原则食鸡好过羊?
立冬(11月8日)是冬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寒冷,早晚温差较大。立冬后,比较易患上感冒、出现气喘、咳嗽和鼻敏感等不适。立冬在饮食或作息上有什么需要注意?冬天该如何养生?
近日天气开始凉爽,皆因已到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注册中医师潘咨遐过往受访时曾表示,立冬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立冬后易感冒咳嗽
天气变冷及昼夜温差大,使肠胃较易不适,抗病能力下降导致容易患感冒。加上,立冬后天气干燥,衍生呼吸系统(即气管、口部、咽喉)干燥,身体会出现肺燥、肠燥(大便干致排便不畅)、皮肤干燥,出现哮喘、咳嗽和鼻敏感等不适。
冬天宜补肾
秋天时养生原则为“滋阴润肺”,冬天则应“补肾防寒”。潘医师指,由于冬季属于寒水的季节,而肾主水,冬天应注意补肾。养好肾也会令身体生长、生育能力、全身水液的代谢工作等运作良好,并抵御外邪(预防患病)。
立冬补身好时机?
“立冬补冬”,中医认为“秋收冬藏”,人体的阳气于秋天渐渐收敛,到了冬天阳气会收藏起来,所以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为接下来的冬天及下一年做足准备。但不少人无法拿捏进补的程度,立冬宜“轻进补”,不宜过度进补,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及当时实际天气。
▼立冬的进补原则(按图👇👇👇)
进补原则1:忌吃温燥食物来补阳暖身
有些人食用牛、羊肉类、辛辣、温燥食物(例如当归和鹿茸)来补阳暖身,但冬季阳气宜藏里,温燥食物使阳气易被耗散。进补得过份燥热,可能会“上火”,现今女士们爱吃像四物汤,部分人吃补品后会出现便秘,失眠(例如难入睡)、口疮、面上长暗疮等表现。
进补原则2:宜清补、平补
立冬进补以清补(较寒凉、有清热解毒效果)、平补(容易吸收、性味平和)为主,可适量进食鸡肉、鱼、糯米、桂圆等。大家应静待到“冬至”阴气盛极、阳气始升之时,才适合食用羊肉汤。
进补原则3:三高人士谨慎进补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士)、熬夜晚睡、患感冒、皮肤病如暗疮、湿疹、鼻敏感人士都不宜胡乱补身,否则病症会加重。
进补原则4:不宜每天吃补品
立冬饮食贴士
1. 饮食忌辛辣
立冬阳气潜藏,养生原则应为“收”,不能“散”,意指将阳气收藏起来,而辛辣食物会令阳气向外发散,不利于收藏,故不宜进食辛辣食物,以防伤阴,应尽量少吃葱、韭菜、辣椒等。
2. 多吃黑色食物助补肾
冬天保养更著重“补肾防寒”,五色食物对应五脏,黑色食物入肾,多吃黑色食物有助补肾。
▼黑色食物(按图👇👇👇)
3. 立冬养生食疗
▼淮山杞子响螺猪展汤(按图👇👇👇)
▼莲藕栗子红萝卜猪展汤(按图👇👇👇)
▼黑豆合桃黑芝麻粥(按图👇👇👇)
其他养生保健贴士
1. 四个立冬保健穴位(按图👇👇👇)
2. 不宜剧烈运动
立冬后应“养肾防寒”,进行剧烈运动时,阳气会随之外泄,损耗正气(免疫力)。因此,应避免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不宜剧烈运动和蒸桑拿。
3. 注重关节位置保暖
立冬宜“秋收冬藏”,勿令阳气外泄,所以应穿温暖的衣服,以免寒邪侵袭,尤其注意保暖关节位置,否则易引起腰痛或经痛等。
4. 早睡晚起
冬天昼短夜长,睡眠时间要多一点,且晚睡易伤肾,宜早睡晚起。早睡有利阳气潜藏,晚起(即日出后才起床),阳光的温煦有助头脑保持清醒。潘医师建议大家在晚上11时至零晨1时入睡,因这段时间是肝经循行的时间,最适合睡觉休养身体。
5. 宜节制房事,蓄养阴精,特别是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