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MV特色快、靓、正 导演李志伦:没有限制,入到mood就系好嘢

撰文: 胡剑威 许栢伦 李妍桦
出版:更新:

一首好歌能用耳感受之外,更可以用眼观赏。Michael Jackson的《Ghost》虽然长达39分钟,却能令你全神贯注,一看难忘,更一度成为健力士史上最长MV。
香港的MV虽然未有打破什么健力士世界纪录,换来的却是根深柢固的卡拉OK文化,尤其以1990年代最为盛行,当时土地不足问题未有如今显著,高峰期一度有加州红﹑Neway﹑Big Echo、前卫﹑活力等9间卡拉OK连锁店,造就MV界的黄金年代。
摄影: 龚嘉盛

谢安琪MV《山林道》

1990年代的乐坛发展蓬勃,TVB成为“MV梦工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原来连新人都可以执导音乐录影带(MV)。著名MV导演李志伦(Jacky Lee),至今制作超过1,500只MV,他忆述:“TVB当年的导演较忙碌,简单的MV就交由助手拍,当时自己连什么镜头都不懂,入职一两个月,就拍了胡蓓蔚的《满天飞》MV,当时19岁,什么是wide shot都不知。”虽然当年硬着头皮尝试,却误打误撞,成为现今著名的MV导演。

李志伦认为,MV经历过不同的呈现方式。由飞图年代开始,MV只是音乐的辅助产物,甚少讲求画面构图或故事。“早期只要少女在公园随处走走都可以制成MV,当时是一个香港卡拉OK诞生的年代,后来宝丽金天碟,才开始有歌手在MV中出现,到我们的年代,才是歌手亲自演出。”

MV好与坏,在乎歌手与导演间的沟通。

香港特色:快、靓、正

香港的MV受卡拉OK文化影响,其实千禧年,曾经兴起过CG动画热潮,可是CG成本高昂,一秒24格,要逐格花时间制作。李志伦表示:“现在CG只是得黎明爱用,他为自己的MV不惜工本去做,但商业机构不会有CG的budget和时间,有好歌就会马上推出市面,画CG分分钟用上两个月时间,但经常要赶,CG渐渐被淘汰。”

没有高成本制作,有人认为香港MV会被比下去。美国MV制作资源庞大,用上电影器材拍摄,例如Madonna曾远赴沙漠拍摄,韩国MV亦有政府大力支持,台湾文化气息重,拍的小品故事亦十分出色。至于内地,更加是重金打造,李志伦曾经试过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场景为内地歌手制MV,“封了个城去拍,真系好夸张!一只MV(budget)都百几二百万。”香港被比下去之余,年前更闹出900元拍劣质MV的笑话,可说是业界悲歌。

FFx的《Sugar Baby》因制作低劣而成为热话,Tim觉得十分反智,大家应学会欣赏好的MV。

业界每年MV制作费上千万?

香港乐坛在经过1980、90年代的辉煌后,近20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然而这个行业却从没有消失过,无论台前幕后更不断有新人加入,如果真的是如此不济为何仍能运作?经常帮独立音乐人和乐队制作MV、打滚唱片业十多年的Tim Wong,就指出从MV的制作上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Tim以一般人吃惯劣食作比喻,当有大量低水平的MV给你看时,突然有一个很美味,也只是那一刻有感觉,然后很快又被随后而来的劣食所淹没,MV市场的不景气,观众和唱片公司双方都有责任。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