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奔波照顾肺癌丈夫 见尽生死仍难敌丧偶之痛惟用工作麻痺情绪

撰文: 萤火虫
出版:更新:

香港被喻为“全球最过度劳累城市”,香港人即使身处逆境,仍努力不懈工作。秀霞在医院从事护士30多年,对生死毫不陌生。2018年丈夫罹患肺癌,亲人变成病人,她分秒必争;为“见多佢几面”,坚持在照顾丈夫和工作之间奔波,废寝忘餐,身心疲惫下极力抑压哀伤。难以尽然说再见,直至丈夫离去……
资料授权:善宁会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ospice Care

“当时我忙得没时间感受疲累。他临终期间,我连续十日十夜不眠不休的陪伴,直至他安然离去。翌日,我如常回医院工作。”工作成为秀霞的止痛药,但效力短暂。放工后她哀痛的情绪涌现,四肢筋骨痺痛肿胀,更患上严重感冒,医生为她处方了一些药物,并强烈建议她到善宁会寻求善别辅导服务,纾缓丧偶的哀伤情绪。

面对至亲离世,秀霞透过善别辅导疏导哀伤情緖。(相片获善宁会授权转载)

哀伤如石头 需逐块提取

善宁会临床社工陈丽茵(陈姑娘)为秀霞进行六次面谈辅导,过程中秀霞痛哭,抒发内心的哀伤:“由丈夫入院至逝世,工作和家庭都给我很大压力,我感到很痛苦。透过陈姑娘的聆听、分析和教导的方法,心灵和情緖得以纾缓,内心的石头一块一块被提取。”

辅导期间,陈姑娘与秀霞并肩同行。秀霞忆述丈夫热爱登山,但肺癌令他气喘卧床不能走动,经过半年训练渐见好转,于是一起登山,岂料丈夫比秀霞走得更快。期后,丈夫如常返回单位工作,惟不足一个月,病情急转直下。

“他的上司及同僚到医院探望道别,并说‘你的工作有同事接替,你放心吧!’虚弱的他点点头。除了工作,我知道他担心我不会照顾自己,于是我在床边对他说‘你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善待自己,你放心’,他似是释怀。”语毕,秀霞潸然泪下。

这段经历,成为他俩最后的回忆。

秀霞形容丈夫是三位女儿的好爸爸、爱锡太太的好丈夫,与家人和朋友关系要好。(相片获善宁会授权转载)

学会道别 迈向正向人生

目前秀霞已退休,闲时当义工与过来人分享丧亲经历,协助他们走过低谷。陈姑娘指秀霞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比较理性,面对至亲离世会容易抑压情緖。

“一般而言,我们会建议丧亲者在告别仪式后一个月,待办妥后事,心安一点才接受善别辅导。在辅导时,我们会耐心聆听,协助整理哀伤情绪,将负面情绪转化成为丧亲者生活下去的动力。鼓励他们分享困难、思考回顾与逝者之点滴和表达所思所感。”

陈姑娘建议丧亲者可运用一些方法纾缓哀伤情緖,如:向离世者的相片说话、分段执拾遗物、写信或卡给离世者、用盒保存离世者最爱物品等。好好保留遗物,珍藏这份感情,除有助纾缓哀伤情绪,亦能延续对至亲的思念。

资料及相片获善宁会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ospice Care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