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心理较稳定?研究分析近2万人:兄弟姊妹越多资源越分散

撰文: 阿言
出版:更新:

有不少家长都以为,孩子在有较大手足的家庭中长大,有手足的支持、一起成长,就对心理健康有正面帮助。不过早前一项对美国、中国家庭进行大规模分析的研究指出,原来来自大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比独生子女差。

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Doug Downey与博士研究生Rui Cao在《Journal of Family Issues》(家庭问题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分别使用了“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中逾9,400名中国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数据,以及美国“1988年幼儿成长追踪研究”中超过9,100名同龄学生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青少年平均比美国青少年少近0.7个兄弟姊妹,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中国青少年是独生子女(34%),而美国青少年是独生子女的比例则为(12.6%)。

两国都以大约14岁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询问各种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同样地,在美国的独生子女或者只有一位兄弟姊妹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都较好。

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有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手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有年龄相近的手足(出生时间相隔一年内),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

原来来自大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比是独生子女的青少年差。(Freepik)

为何越多手足,心理健康会越差?

Doug Downey指出,这个现象与“资源稀释理论”有关,父母的时间、关注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家庭越多名子女,每人可分到的资源就越少。

“父母的注意力与资源就像一块饼,只有一个孩子时,这个孩子就可以独占整块饼;但当有多名手足,每人分到的资源和关注就会减少,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而那些年龄相近的兄弟姊妹会受到更大影响,因为他们的发展阶段相似,会争夺相同的资源,彼此的竞争会更激烈。美国的研究更发现,不论是亲生、还是异父母背景,只要兄弟姊妹越多,心理健康状况就普遍愈差,尤其是年龄相差不足一年的兄弟姊妹,负面影响最为明显。

家庭经济背景或有影响

不过,研究人员亦提到另一种可能性,研究结果可能与家庭本身的条件有关。例如有些家庭选择多生孩子,他们本身可能在经济、教育资源方面,与只生一胎的家庭不同。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差异可能是由这些背景因素造成,而非单纯来自手足关系的影响。

在中国,只有一名子女的家庭,往往社经条件较好;而在美国,没有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的家庭,社经条件也相对稳定。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将所有数据综合分析后,发现有兄弟姊妹仍然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研究结果也有可能与家庭本身的条件有关。心理健康的差异可能是由这些背景因素造成,而非单纯来自手足关系的影响。(Freepik)

研究未有探讨手足关系的质素

Doug Downey表示,这些数据没有深入探讨“手足关系的质素”。如果孩子有好的手足关系,可能会对心理健康有益。事实上,有其他研究指出,在幼儿阶段,拥有兄弟姊妹有助提升社交能力;而在成年后离婚率也较低。因此,兄弟姊妹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正与负可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