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养】勿做无理父母 让孩子无所适从感到委屈|凌智豪
上一篇提到有家长因为孩子有比预期突出的表现而忘记初衷,改变当初的心态及目标,变得更认真更严格,结果让孩子无所适从,感到委屈,甚至放弃学习。这次希望分享家长应如何建立一套清晰及具体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原则。
【编按:作者为小岛学园教育总监凌智豪】
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教育理论,首先父母双方必须共同协定一致的价值观。这是指家长在处理一些事情及判断对错的标准,有什么是希望孩子展现的,有什么事情是孩子禁止的,并能尝试具体列出一些例子。有些父母在对待同一事情上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或原则,例如母亲觉得草地是肮脏的,孩子不能直接趴在公园草地上玩,但父亲觉得无伤大雅。上一次爸爸与孩子在草地又跑又在草地上滚,但今次妈妈不让孩子在草地上玩,孩子就会因此感到困惑,到底我可以在草地上玩吗?父母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原则,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觉得父母的说话毫无道理,抗拒遵守父母的规则。
除此之外,家长需要就自己的原则定立优先次序,让孩子从而分辨及知道哪些价值是父母最视的。现实中,家长可能会有多于一个原则及目标,例如诚实、不能欺骗别人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同时抵触你多于一个的原则,你必须知道哪一项原则较为重要,不但影响你处理事情的方法,更重要是向孩子展示父母最重视的价值观。例如小光为了默书达到目标分数从而得到梦寐以求的礼物所以偷看了旁边同学的答案。虽然默书分数达标了,但小光回家后,向母亲坦承自己有偷看同学的答案。如你是小光的母亲,你会先处理哪一件事情?赞赏小光的坦承先?还是责骂小光的作弊先?
最后,世上没有最好的教育原则,只有最适合你的教育原则。孩子在不同阶段,都需要定立不同的原则,从而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现时社会上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及理论,家长可以参与不同主题的讲座或工作坊去了解更多教学理念作为参考,同时你也可以加入脸书群“小岛学园家长群”向我哋提出你的疑问,交流各种教育事。
作者简介:凌智豪
小岛学园教育总监、Design for Change(中国)创意培训导师、全球职涯发展师(GCDF)、前游乐道教育慈善基金会总主任。拥有多年处理学生学习困难问题及家长教学问题的经验,同时推动及策划学生创意学习活动及导师培训工作,曾到印度及台湾与各国教育人士进行创意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