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理财】如何让小朋友正确使用利是钱 理财专家5大建议
过了正月十五,相信小朋友的利是钱已经拆得七七八八,但下一步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小朋友的利是才正确呢?“充公”小朋友利是?先为小朋友保管?让小朋友购买喜欢的玩具?开银行户口?亲子理财专家李锦表示利是钱是训练子女耐性及设立目标的好机会,但应该几岁教小朋友管理利是?应该如何向小朋友灌输正确理财观念?李锦建议家长以下6招。
(资料图片)
一.5岁起可学理财知识
过完一个新年假,小朋友收到利是当然会很高兴,但家长应如何协助小朋友分配利是才令他们养成正确的理财习惯?甚么年纪适合学习理财?
亲子理财专家李锦说:“幼稚园中班至升小学前,即大约五至七岁的小朋友会开始有能力学习理财观念,他们亦会学始讨论如何使用利是钱。但对于五至六岁前的小朋友,家长应自行把小朋友每年的利是钱收起;若有多名子女,应以多个公文袋或盒子分别收藏利是钱,让子女明白这是他们的利是钱。直至小朋友至六、七岁时,家长应鼓励子女把收藏的利是钱拆开,点算有多少利是钱,若有2000至3000元利是钱,应为子女设立银行户口。”
二.认清收利是的背后意义
李锦此认为在收取利是钱时,其实是子女学习感恩的好机会,他说:“首先,家长应教导子女利是钱是一个‘祝福’,与金额多少无关。家长应告诉子女,他们也会把利用钱送给其它人,所以这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家长应提醒子女,不要在收到利是钱时立刻拆开利是。”李锦认为延迟拆利对小朋友是有几方面的好处,首先是避免子女认为金额较少的利是钱等于较少的祝福,可让子女学习到“等待”的理财概念,教导子女不应处处作出比较。
他建议父母在提醒子女的过程中也能建立权威,如告诉子女应如何使用、在何时用利是钱,令子女明白到父母亦有权与他们一起管理金钱,亦能让子女从提醒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关心。
三.接触金钱之前应定下规矩
另外,李锦认为家长可以陪伴拆利是,但要在接触金钱前,应定下规矩。他说:“如不要一次过使用利是钱,要计划好才买东西;又例如是使用‘先储钱,后用钱’的储蓄方法,若有1000元利是钱,要储起200元,才可使用剩下的金钱,储起金额的比率没有规定,按父母意愿而变。不要即时满足子女欲望,应训练子女耐性,研究证实,比起没有耐性的人,有耐性的人将来的成就会大得多。”
四.有条件补贴子女购物
李锦认为“等待”对小朋友来说是很难学习的,肯等待的小朋友已经是十分乖巧。学习建立耐性在研究上称“延伸满足”或“延迟满足”,是由先天因素、后天培育和父母榜样三者组成,是通过生活逐步长时间累积的,如果当利是钱不够买小朋友想要的东西时,家长可以酌情补贴子女。
他说:“即使利是钱足够购买小朋友想要的东西,但占总体金额太大,家长亦可考虑补贴部分金钱。例如子女已有4000元,想买4000元的物品,家长可以考虑补贴2000元,让孩子在购买物品后仍能有一些储蓄。这样补贴金钱的技巧能让子女学习等待,而父母亦能谅解孩子需要,达到教导子女理财的中庸之道,但要注意的是,补贴金钱不代表父母可以纵容孩子‘要乜有乜’或‘即要即有’。”
李锦强调藉补贴金钱教育孩子“等待”,家长应视乎子女有合理需要时才考虑补贴金钱。若子女已拥有两部手提电脑,家长不应再补贴子女购买第三部手提电脑;但若子女已有一部使用多年的手提电脑,需要一部新的手提电脑,家长便可考虑补贴金钱。
五.开立儿童储蓄户口好处多
另外,李锦认为家长应为子女开立儿童储蓄户口,一方面是因为在开立儿童储蓄户口后,小朋友不容易随时取用金钱;另一方面,银行也会定期发放利息,家长可借此机会教导子女储蓄的重要性,并建立耐性(等待才有利息)。
他说:“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不必告诉子女储钱利率低等较复杂的问题,只须教导子女明白储蓄金钱、利息及累积财富,等基本理财概念即可。”他认为若小朋友已经拥有2000至3000元,不应继续在钱箱储钱,因为小朋友会对不能随时取用金钱而感到非常惆怅。
最后,李锦建议家长不应为子女的八达通办理自动增值,因为孩子可能不太明白自动增值的概念,认为金钱是“自动”增值出现的,实际上并没有使用金钱。反之,家长应尽量避免辨理自动增值,让子女在用毕金钱后,才告诉父母增值,明白金钱是有限的。另外,理财是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的,小朋友可在生活上学习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