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己见的家长 害小朋友一辈子|程沛玉
有见近日有“父母官”在媒体上分享“教仔论”。笔者因工作关系,面对的不止两位孩子,是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学生,尝试以正向教育及社交情绪教育为基础分享拙见。“当子女要妈妈俾嘢佢,又或是不喜欢读书、要这样那样”,如果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是否便是纵容他的任性行为、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编按:作者为程沛玉】
首先从正向教育及社交情绪教育出发,在任何情况下也绝对反对体罚,更不可能接受用棍、用烟、用胶弹等任何暴力对待子女。
“当子女要妈妈俾嘢佢”,俾他是否纵容?答案是绝对不是。如以不喜欢读书为例子,更不是问题,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有创造力、有独立及批判性思考,而这些能力不是唯命是从、读死书之徙可享有。如家长只从自己角度出发,又跟不上时代的转变,永远守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停像坏了的声带,重复论调及阴谋论有外人煽动,不会有真正的亲子沟通。
根据海外的研究显示,要求子女盲目地听话的“砖墙型”家长,对一切都实行规律化及高度控制,较少真正的沟通及家庭温暖。而此类家长的孩子只会很听话,但独立性及自信心则相对薄弱。相信这位“父母官”的孩子也是,否则不会遵从吩咐不回港探亲,却让无数别人的子女受苦。
不论年龄的孩子都希望被公平、真诚对待。我们的孩子就是看不见这位父母官的真诚,口口声以对某死者家属交代为借口,但对无数南Y海难死者的父母子女来说,谁来向他们交代。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学会分辨善恶真伪,他们表达诉求不会胡乱向人发泄,反而父母官聘用的打手,不但过度使用暴力打别人的孩子,还不分青红皂白,把路人、记者、牧师等也追打、辱骂、攻击,然后把打手滥用的公权,浅化为过劳的情绪,反而被打的孩子变成暴徒,还对他们秋后算帐,不要说孩子不服,稍有人性的人也不会服。
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任何有行为或情绪问题的孩子,背后总由一位或以上的成年人的不当做法迫成。如果家长经常坚持己见,无论孩子如何表达,任何专家、领袖等劝告也听不下,孩子长期被抑压下的不满,最终会变成反叛的力量,这才是影响孩子的长远成长。
其实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如有不同意见,作为家长的应该打开心扉,先聆听及确认孩子的情绪及需要,再作多方面的反思,以平等对话方式沟通。而不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在过程中火上加油,不停以挑衅性语言剌激对方。
借用网上流传一位过气江湖大佬的分享:“一个人最错的时候,就是觉得自己啱哂的时候”,很值得家长参考。
这几天有不少本著初心参与静坐的年轻朋友、学生,他们没有冲,只是想在现场支持或帮手的都沮丧地哭著问我:“为何香港是这样?我实在接受不了!”我无语,只有惭愧!
我们真的要为一位专横自负的家长,而输掉一整代人、输掉我们的未来吗!
程沛玉 Rita(专页:昭悦教室)
工作于慈善圑体,同时创办昭悦教室(首间正向及社交情绪教育社企),推行以科研为证的教法,服务触及幼儿、小、中、大学学生、家长及老师,深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用不对的方法”,愈难教的学生愈想帮。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