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将功利主义带入伴读 《红苹果》编辑:要将自己当成小朋友

撰文: 李紫铭
出版:更新:

要数香港比较有历史的儿童杂志,《红苹果》必定是其中一本!《红苹果》由芥子园出版社有限公司于1977年12月推出第一期,至今已超过30年,而芥子园除了出版《红苹果》,还有其他耳熟能详的儿童刊物覆盖3-14岁年龄层,包括:《白羚羊》、《小小红苹果》等等。
一本好的刊物背后功臣之一当然就是编辑,他们想在刊物中传递什么?或他们眼中的这一代小朋友又是怎样?就让芥子园出版社编辑为我们一一解答!

一年班下学期 可开始自行阅读

芥子园出版社有限公司是著名法国巴亚儿童出版社Bayard Jeunesse的香港分社,于1977年创办,先后出版了五本中文儿童杂志,而最早的就是《红苹果》!《红苹果》内容包括故事、趣味问答、动手试教学等等。杂志内容部分由法国出版社翻译而来,而编辑要作出调整以配合香港文化背景,把适合香港小朋友的内容加入其中。

主要负责《红苹果》的高级编辑Sacha和我们分享,在小朋友未上小学前,识字量不多,刊物的内容以图为主,而且外形看上去不像普通“书本”。以《红苹果》为例,对象是初小学生,建议小一下学期左右就可以尝试给小朋友自行阅读。Sacha解释:“现在小朋友的学习进度很快,小一上学期的识字量可能还不足以应付,但下学期已经可以看到简单故事!”

而在编排方面,《红苹果》会把最吸引小朋友专注的故事放在最前,而且字数不多,行距、字距都比较疏落方便小朋友阅读。Sacha补充,文字亦有文字的乐趣,图画当然是实实在在,但文字则需要透过自己的想像去圆满、去形象化。此外,有时同事会带小朋友上办公室,Sacha观察到当小朋友在自主阅读时,遇上自己学过的生字、词汇,都会不由自主地读出声来,发现原来自己是“识字的”,从中会获得满足感。

不要把功利主义带进伴读时间

小朋友年纪尚幼,要他们透过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是一件很困难的是。透过亲子阅读,家长则可借助故事的内容,和小朋友展开讨论,创造出话匣子,以引导方式去了解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再是直接告诉小朋友你们不可以怎样怎样,而是透过不同的故事,去令他们了解做甚么事情有甚么后果。

Sacha认为,香港小朋友年纪轻轻就要开始面对一连串入学面试,很多家长和小朋友共读第一个想法是“小朋友懂不懂这个字”,就会失去了和小朋友一起享受故事的初心。和从前相比,部分杂志内容也会有较大篇幅去教大家做做小手工、剪剪贴贴的小玩意,但发现现今的小朋友已经没有空闲时间去做这些,因此已经删减了不少。

把自己当成小朋友就会做得好

Sacha认为做儿童杂志,最重要是把自己也当成是小朋友!将自己当成小朋友去阅读自己编辑的刊物时,如果你自己也觉得不好看,那么别人看也不会觉得好看,要先过自己这一关。做了二十余年儿童杂志编辑的Sacha直到现时仍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会一直保持好奇心,期待下一期有甚么精彩内容,因为即使是儿童杂志,当中很多知识都是我们大人未必知道的有趣事。当然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编辑最困难的地方亦显而易见,当遇上勾不起自己兴趣的内容时便会有挣扎。

【第一届武博】立即购票参加5月3至5日于九展举行的第一届香港武术及搏击运动博览,从武术电影、武馆街游戏及过百个体验班,体验武术运动,眼界.决定境界! 

立即购票

武博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