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脾气差行为坏就要骂和罚? 学习情绪管理和调解吧
现今世代,很多人都会话“你唔识教就唔好生”,从很多新闻、热话,又的确有很多没家教的情况。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星级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例如早前讲及有网民搭飞机,提及一家四口的两位小朋友到处奔跑,又顶到其他乘客的座椅背,遭多名乘客投诉,后来换来家长一句话:“小朋友钟意玩咋嘛包容下啦。”可见身教及家教的重要。
在中国古代有儒礼教育,最为人熟知的模范家庭乃是谢安,一则趣闻是谢安夫人问:“怎不见你教育儿女啊”,谢安则答道:“我一直在教育啊。”意思是,他的日常言行举止,就能起潜移默化之用,身教和言传都同样重要,但小孩子会模仿大人行为,而且话语也未必能理解通透,身教就显得更有用了。
不过,近年来可能移风易俗,又或者香港始终是个西化的城市,传统教育在这世代似乎已日渐式微。同时,也有一些新的概念日渐萌芽,例如情绪管理。对于孩子,他们最易感受到的是情绪,例如父母争闹他们会深受影响,当下会惊慌恐惧,过后,潜移默化,会容易暴怒,学习父母言行。
父母不能只说孩子不听话,话他们“曳”,要了解背后因由,例如孩子哭闹,可能是不开心,但“不开心”很笼统的,不开心可以是因为失望、沮丧、妒忌等,父母要了解清楚,再循循善诱,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耐心。小弟早几日去了一个故事演讲工作坊观摩,是次活动由香港家庭福利会及恒生银行合作举办,请来注册社工和专业调解员教导小朋友了解各种情绪,并从中学习如何解决冲突,等到高小以后,小朋友再接受调解培训,即可成为朋辈调解员一展所长。
该系列故事由“鹰明”、“龟背”、“熊忍”和“鲨胆”出任主要角色,顾名思义,四大动物有不同的个性:协作调解、凡事逃避、处处忍让和冲动易怒。这些个性俯拾皆是,就像我们不同人有不同个性一样,当日介绍的故事名为“谁偷吃了我的蛋糕”,当中故事情节在此不讲,但利用讲故事可让小朋友知道,什么情景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调解”这个概念,主要都是以沟通去解决冲突。
像是当日有位小六学生叫向晴,在成为朋辈调解员后,也有到来分享她的经验。有时候冲突未必是很大的事,小至走路不小心绊倒、因为遗失文具等,也可以酿成大事件。虽然她本身没有怎样处理过“大事件”,但她学习调解技巧,是因为她思考冲突出现时,会不会有师长介入的另外一些方法呢?
于是她想了解,从调解中学会了聆听、给予意见、处理冲突等技巧。在认识到情绪、调解手法前后,她直言有很大改变,以前可能什么都只会忍气吞声,什么都当成自己过错,但求息事宁人;但现在已能解决一些小纷争,也有些同学会主动寻求索助,让她从中担任调解,小事化无,不让友谊留下伤疤。
或者,大家会说学习什么调解、学习什么沟通技巧,会让孩子很早就脱了孩子的模样。但,先撇除一些大人才懂的东西,让孩子明白人人个性不同,自己感受到的情绪是什么,将其同理心彰显出来,就能养成一个将来的良好公民。
但愿各位爸爸妈妈一起努力,在教育孩子以外,自己也能多注意情绪管理,言传身教也能做好点。
撰文:清君
中文系毕业生,任职过出版编辑及网络编辑,专写关于本土创作、传媒、出版、文学等话题。不善交际的小毒男一枚。
Facebook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chingkwan.page/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亲子教育】脾气差行为坏就要骂和罚? 学习情绪管理和调解吧”】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