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早熟不哭很坚强?不流泪的孩子是个悲剧 

撰文: 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园
出版:更新:

有人听到小孩的哭声就开始厌烦,但在每个人必经的童年中,多多少少的泪水亦滋润着孩子们成长的路。若在童年时急速成长到泪也不会流时,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已经是一个悲剧。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星级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撰文: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园

孩子的泪水有很多种,有些是一颗一颗禁不住地滴下;有些却来势汹汹、澎湃汹涌;另有一些按捺在眼眶里打转,红了眼也不敢流出来。

不同的泪水视乎不同的情况出现,有时所有的泪水都会在一件事上渐进式发生。

最近儿子的泪水便出现了这好几个情况:小儿开始返学,我负责接送。校门准时在钟声后打开,小儿每当听到清脆的学校钟声,他的头便开始往我的怀里转,小泪珠恍如春雨,不太悲凉,只是在阳光下滴滴答答,老师师接过他,泪水一阵子便停止了。

这种泪水,成长必经的,父母不需嚷着停止,下一场春雨,生命才会滋润茁壮。

孩子成长时,爱哭是必经阶段。(《Mother》剧照)

上星期,去了一趟新加坡公干,丈夫负责照顾两名豆丁。每晚我必和他们Facetime。大儿子已经九岁多,比较成熟,通常问我做了甚么,见了甚么人,说声挂念,然后离开电话屏幕,一枝箭跑去玩,没有半点不舍。

小儿就大不同。当他在电话屏幕看见我,双眼立即通红,然后哗啦哗啦地大哭起来,幸好爸爸在旁安慰。

后来丈夫告诉我,收线后他已经没事了。其实我不在的时候,小儿一直安好,只不过一见到妈妈,立时掀起对我的惦念,泪水控制不了汹涌而下,幸好有个爸爸给他挡雨,很快又天晴了!

小孩积累的各种情绪,像朵朵天上逐渐增大的积云,承载不了,便要来一次倾盆大雨,才见晴空。

而我最不忍,亦最不应该在小孩身上看见,就是父母令他们失望的眼泪。

最不应让孩子流下的,是对父母失望的泪水。(《Mother》剧照)

我通常非常准时,甚至提早在学校门口等候小儿放学。有一次,因为正在电话中处理重要事情,忘了看时间,迟了几分钟接放学。

赶到校门外的篱笆之际,小儿刚巧被老师带出来,由于老师和儿子没有看见我,以为我还未到,我看见小儿一脸失望,泪水立刻往他眼里转,我慌忙在篱笆外大叫:“妈妈在这里!妈妈在这里!”

小儿通红的双眼试图在接放学的人群中寻找母亲,找到了,小手赶忙拭干湿润的眼睛,飞快冲过来和我亲亲。但那几秒失望的泪水影像,仍然深刻,相当不忍。叫我更加明白,子女对父母的信任如神般重要,不容有一分钟的失望,令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是十分残酷的事情。

身边有些离了婚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他们孩子最大的困扰,就是父或母在接送时候的不准时,或应承了子女要做的事情,却因为不方便一改再改。

父母离婚已经令他们很气馁,照顾上也令他们失望,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重要,不受重视,更令他们失去对人的信任。

我曾认识一个十岁多的小女孩,当好端端的父母忽然因第三者介入而离婚,她不能再信任好像一直爱她和妈妈的爸爸,哭了一大埸后决定不要再流泪,要坚强照顾母亲。

不错,小女孩长大后,真的不再有泪水。不过,以后却不会说心事,不懂得流泪。那厚大幽暗的积云抑压心底,眼泪在心里流。

父母不要把自己童年的痛苦,同样地加诸在下一代身上。(《Mother》剧照)

最可怜的眼泪,就是不准哭的眼泪。

有些爸妈童年应该经历过,自己被父母打骂,却被命令不许流半滴眼泪,视之为软弱,或觉得孩子罪有应得,应该被惩罚,不准流泪。结果在成长之后,完全不能明白自己的感受。

而遗憾地,今天仍有很多家庭延续这专制的传统。

健康的眼泪,其实应该多流,令孩子失去信任的眼泪,一滴也嫌多;不流泪的孩子,是一场悲剧人生!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不流泪的孩子是悲剧”​】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周五心意运动】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为基层送上温饱,01心意呼吁您支持【香港青年协会】 ,每$50即可制作5碗爱心汤和心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