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分享】玩得啱比上兴趣班更有用?三个玩得又学得的实用游戏

撰文: 撑场来稿
出版:更新:

香港不少家长都为了子女日后不比其他小朋友执输,安排了不少周末和课后兴趣班,只求子女能够“周身刀把把利”,但其实在小朋友的童年,与其灌输源源不绝的技能和知识,都不及让小朋友自在地玩耍来得重要,而且选对游戏,不但小朋友开心,更可以学到新事物。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星级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撰文:我的幼尸疯狂日记

现今世界,往往都讲求“竞争力”。

所以引伸到有“赢在出生前”、“赢在胎儿前”的概念,因此很多父母大为紧张,只会考虑“如何才能把小朋友培育成材?”、“怎样才能令小朋友比邻家小孩更优秀?”正因为这些社会陈规,无形中加重家长的压力,推使他们“唔执输”,争前恐后为小朋友报读心算班、画画班、弹琴班、公文数等等等等。把小朋友每天的时间表填得愈满愈好,时间表愈满,竞争力就愈高吗?其实不然。

望子成龙但最后却苦了孩子(gettyimage/视觉中国)

好多家长都会问我:“应该要替小朋友额外报什么兴趣班好?”、“我见X太的小朋友报了XX班,之后好像真的变聪明了!”但作为幼师,我的答案只得一个,就是报“玩班”。

有些家长以为我开玩笑,不!对小朋友来说,没有任何一个班的意义比“玩”更重要。

其实小朋友需要的是大量去玩的时间。不少研究都说小朋友是天生的“玩家”。“玩”可以让小朋友学到更多不同层面的事物,例如:社交、认知、大肌肉小肌肉等等,比起心算班、画画班、弹琴班、公文数,不是来得更有意义吗?

比起一直吸引知识,年幼的小朋友应该以玩为主,学为辅(gettyimage/视觉中国)

就以我现在任教的那班3岁小朋友为例,别看他们人仔细细,他们每天在玩的时间学到的事物,令他们无形间好像“一夜长大”。在上年9月开学时,他们每个就像小蕃薯一样,呆下呆下就下课了,但正因为我们几位老师,给他们大量时间去玩耍,例如每个早上的点名时间,就跟他们玩扮演游戏;大肌肉时间则踩单车、滑滑梯、攀登架、砌积木;分组时间玩娃娃角、玩具角;排洗时间可以玩一些简单的,例如好简单既“狐狸先生几多点”、“红绿灯过马路要小心”。

不要看轻简单游戏对小朋友的作用。只是短短两个多月,上课时看到他们上学时更开心,对学校归属感多了,不再扭计不上学,上课专心了;而且作为老师,真的见证了他们的进步神速。有家长反映他家小孩多说话了,认知上比以前进步了不少,还有些妈妈说儿子更懂得教返自己怎样做家务,一家人逛街时又会跟妈妈说哪些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

正正就是因为他们每天在学校有意义地玩,小朋友才可以专心,一专心上课时,他们学习成效才可以神速提升。

比起疯狂报兴趣班,更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对学校这个学习的地方增加归属感,一直扭计不上学又怎能学习呢?(gettyimage/视觉中国)
吓?我跟爸爸都要返工!哪有这么多时间去玩啊?我经常买玩具给他们,小朋友自己玩不就行了吗!
爸爸妈妈

各位家长请反思:“到底赚钱重要?还是亲眼见证着小朋友每点每滴成长重要呢?”钱,不会赚得完的,没了可以再赚;但小朋友的成长阶段,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会有时光机让你们回到儿子女儿的童年。

如果和小朋友玩,可以玩些什么?
爸爸妈妈

其实无论玩什么,小朋友最希望就是有家长陪同。“陪同”不是指人在魂不在,光是坐在旁边用手机看股票看电影和朋友Whatsapp,而是“心”也是和小朋友一起,全程投入和小朋友一起经历,一起去玩当下的活动。

钱很重要,但钱以后还能再赚;小朋友童年过去了,待他已长大成人时也回不去了(gettyimage/视觉中国)

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活动都离不开以下几类:

1.积木类 (即Lego)

方法一 (4-6岁)

家长可以出一个砌积木的题目,例如“动物园”,然后和小朋友用画纸画出想砌积木的图稿,然后请小朋友去找适合的物料砌出来。

方法二 (2-4岁)

家长可以请小朋友先砌一样物件,例如一幢大厦,然后家长可以利用提问帮助小朋友扩张他的作品,例如:“大厦附近有什么啊?”、“如果人上班累了可以去哪休息?”……这令小朋友去扩阔思维,思考广阔一点。

积木类游戏可以怎样帮到小朋友?

由创作构思去到实行出来再去砌,其实已经发展小朋友的创意、逻辑思维、大小肌肉、美感、语言、识数等等全面的发展!如果家长想重点提升小朋友的创意,积木类游戏可以帮到大家。

如果家长想重点提升小朋友的创意,积木类游戏可以帮到大家(gettyimage/视觉中国)

2.买卖扮演游戏

这游戏适合任何年龄的小朋友。妈妈可以随意说出某特定的数量和物件,例如“我要3只香蕉,5个苹果,7个火龙果和10个橙”,爸爸则到其他地方等候,例如睡房、厕所、饭厅等随意一个位置。说完后,就要请小朋友记低,然后扮演去爸爸的位置,先复述妈妈要买的东西,爸爸再扮交齐货物给小朋友,再请小朋友回到妈妈处复述一次买了什么。

难度位:数量方面:愈小的小朋友,买的物件方面应该要少一点。建议:N1: 3以内数与量K1: 6以内数与量K2: 15以内数与量K3: 20-25以内数与量这游戏可以训练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和数与量能力,适合担心小朋友较少开口说话的父母和小朋友玩,一来有趣,二来小朋友可以学习和提升技能。

年纪愈细的小朋友,给他们的任务要简单一点(gettyimage/视觉中国)

3.亲子合作图工

“玩”,不一定是要周身郁,静态一点例如小手工,用特别的物料画画,小朋友也可以玩得很开心。

有趣物料方面,可以用蔬果做“水果印”画、在爸爸用的剃须膏瓶上画画、吹涨气球再用气球沾颜料做气球画、将水加枧液加广告彩,用吸管吹出泡泡,做泡泡画亦可(适合K2 K3小朋友)。这游戏可以训练小朋友耐性,培养美感发展能力。由于运用不同的物料去创造,亦都可以培养和提升小朋友的创意思维能力。

若然下班累了,写写画画也是一种游戏(gettyimage/视觉中国)

“玩”,对于小朋友来说真的好重要,不单止小朋友需要放空、随心玩耍的时间,爸爸妈妈上班压力大,也要时间放空一下,不如抽时间陪下小朋友一齐玩啦!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爸爸妈妈,不如我地一齐放空呀?”​】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