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肌、袒胸露臂就是美?比起啰唆孩子打扮 爸妈更应灌输4个观念
“要出门了…要迟到了,怎么还在照镜子?…头发很好看了,不要再抓了,快点、快点…”
“这件T恤太短的,都露肚脐…不行不行,去换掉!”
“你到底要花多少时间照镜子?念书都没时间了,还一直照…快去复习功课…”
这些句子对于家有青春期儿女的家庭相当耳熟,提醒多了孩子受不了觉得是“唠叨”、“念经”,然后一言不合亲子冲突就上演,然而真的不重要?真的没用吗?
孩子对身体、美态拥有止确的观念,自然也不会打扮得太过火:(按图了解)
“身体意象”调查 逾半数国高中生受媒体影响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临床心理科临床心理师饶怡君指出,从心理学上来说,青春期孩子关注自己的外观、打扮,正是在发展自己的身体意象(body image,亦可翻译成身体形象),是为了创建自我概念与独立在努力。
饶怡君解释,所谓的“身体意象”,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与看法,往往受外在环境或社会文化影响,例如媒体鼓吹认为瘦才是理想体型、拥有强健肌肉才是男子气概,这样的审美观,为台湾的少男少女创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审美标准。
身体意象四策略 尊重、自信、正确审美观、澄清错误观念
如何帮助孩子创建健康的身体意象?家长可以试试下列四点策略:
1. 尊重孩子的想法
青春期阶段最终目的就是成为和父母不一样的独立个体,孩子透过各种具有自我特色的打扮来探索统整出完整的自我,当父母否定其装扮时,就等于是在否定孩子,易使孩子产生低自尊或低自我价值。家长们需要借由尊重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对于孩子自己的穿搭给予尊重与肯定。
2. 创建自信
对青春期孩子而言,认知能力仍在发展,因此即使有些价值标准未必合理,即使心中不见得欣赏,常会随着流行的次文化而改变,这就是为了获得同侪接纳的从众行为。父母可安排孩子参与多种有兴趣的活动,当其从中得到成就或肯定时,就比较不会在意自己的外表装扮是否跟同侪或流行一样。
3. 创建正确的审美观
对于孩子注重穿衣打扮的行为表现,展现欣赏的态度与孩子讨论,设法了解其装扮行为的动机、对于所处社会情境的合宜程度,孩子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合乎社交的穿衣规范,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形象,借此创建正确的审美观。
4. 澄清错误想法
利用一些与健康体态、装扮的调查资料,让孩子了解一些错误的想法和作为,例如:许多资料显示青春期孩子对于自己的体重、身体意象不满意而减轻体重时,常会采取吃减肥药、节食、催吐等极端方法,不但危害身体健康,亦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引导对于媒体内容之审视,养成质疑不良讯息的态度,创建确实掌握自己身体意象的能力。
【延伸阅读,更多教育子女建议】
亲子关系|你以为的尊重子女受落吗?10个建议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你也是这样?网民列典型亚洲父母4大特征 家长睇到有共鸣又心虚
【本文获“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