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天地|郭⼀苇中学牵头元朗⼩学校⻑教师 北上深圳作专业交流

撰文: 校园投稿
出版:更新:

为响应教育局新学年于⼩⼀及⼩四全⾯推⾏⼩学科学科课程,由东华三院郭⼀苇中学(郭中)领导的“香港元朗区⼩学科学科专业学习社群学与教协作⽀援计划”组织了30多位来⾃元朗区八间先导⼩学的校⻑及教师,于6⽉18⽇前往深圳进⾏为期⼀天的港深⼩学科学专业协作交流活动,深化⼤湾区教育合作,提升⼩学科学教育质素。

考察团参观了福⽥区圆岭教育集团圆岭⼩学,观摩了⼀年级的科学思维型探究实践课堂。(东华三院郭⼀苇中学提供图片)

考察团由郭中校⻑文可为担任团⻑,成员包括八间元朗区⼩学的校⻑、副校⻑及科学科骨干教师。

是次交流活动⾏程紧凑内容丰富。考察团参观了福⽥区圆岭教育集团圆岭⼩学,观摩了⼀年级的《⽔中的动物》和《它们吃什么》等科学思维型探究实践课堂。内地教师结合⽣活经验设计教学,启发学⽣主动探索和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课后,港深两地教师进⾏了深入的评课交流,圆岭⼩学教学主任分享了教学理念及课堂设计,香港教师代表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本地学⽣学习特点及教学挑战。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科技创意⼩学陶群眷校⻑表⽰,透过观课和交流,对内地如何运⽤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科学思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值得借鉴。

双⽅举⾏了圆桌论坛,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科学教研员童海云主持,就观摩课堂进⾏点评,并引导专业交流讨论。

童海云指出,两地教师均重视学⽣在科学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及动⼿实践,未来可加强课程协同设计,推动⼤湾区基础教育⾼质量发展。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郑庭辉校⻑则表⽰,论坛让他们深入探讨教学细节,了解内地在科学教育评量及跨学科学习的最新思路,对优化校本课程⼤有启发。

圆桌论坛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科学教研员童海云主持。(东华三院郭⼀苇中学提供图片)

考察团还参观了圆岭⼩学校园设施,包括创新科学实验室、智能学习空间及校园⾃动化农圃,体验内地学校多元化教学环境。伊利沙伯中学旧⽣会⼩学分校胡国威校⻑认为,圆岭⼩学重视环境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学⽣可在真实情境中学以致⽤,值得香港学校思考如何在本地推广。

此外,考察团也参观了深圳科学技术馆,在馆⻑带领下参观了⼈⼯智能、⽣命科学等前沿展区,并参与互动⼯作坊,体验多项创新科技。东华三院李东海⼩学卢震河校⻑表⽰,科技馆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为教师带来教学新视野,他们正思考如何引入更多跨界资源,提升学⽣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能⼒。

30多位来⾃元朗区八间先导⼩学的校⻑及教师,于6⽉18⽇前往深圳进⾏为期⼀天的港深⼩学科学专业协作交流活动(东华三院郭⼀苇中学提供图片)

参与是次交流活动的香港老师普遍认为活动内容丰富,促进了专业对话,也为两地教育同⼯建立⻑远合作网络。他们表⽰将持续推动校际协作,携⼿提升科学教育⽔平,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未来⼈才。郭中校⻑文可为强调,作为协作计划的牵头学校,郭中将继续发挥平台作⽤,举办更多⾼质素专业交流,推动本地⼩学科学教育与时并进,回应国家及⼤湾区发展需求。

是次港深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两地学界联系,也体现了⼤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成果。元朗区⼩学科学科专业学习社群将继续深化与内地学校的合作,为香港学校提供更多学习与发展机遇,助⼒香港教育⾼质量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与科学素养的优秀⼈才。

八所⼩学: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学
圣公会天⽔围灵爱⼩学
伊利沙伯中学旧⽣会⼩学分校
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科技创意⼩学
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
啬⾊园主办可铭学校
东华三院姚达之纪念⼩学(元朗)
东华三院李东海⼩学

(内容由东华三院郭⼀苇中学提供)

若学校有意于校园天地刊登文章,欢迎按此浏览投稿须知及提交稿件

另外,《香港01》推出中华文化学人计划,如对计划有任何查询,欢迎电邮至“education@hk01.com”(标题注明 ‘中华文化学人计划查询’),或WhatsApp / 电话(35828747)联络《香港01》代表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