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国民教育学生讲座 区议员梁思韵谈基本法颁布历史

撰文: 凌雯静
出版:更新:

《基本法》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认识《基本法》有助培育他们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适逢每年4月4日是《基本法》颁布纪念日,早前《香港01》邀请菁英会副主席、观塘区议员梁思韵,为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向学生讲解《基本法》的历史背景。

梁思韵向学生讲解《基本法》的历史背景。

梁思韵是生历奇教育创办人以及儿童地方志的作者,身兼多项公职,包括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价值观教育常务委员会委员。

梁思韵首先介绍香港回归的历程,她由清朝政府被迫与英国签署一系列有关香港的不平等条约说起,包括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部,以及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

后来中英两国于1982年开始就香港前途展开谈判,最终在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于当日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基本法》,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正式落实。

梁思韵向学生讲解《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其间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宪法》如校规 《基本法》是班规

梁思韵其后与学生分享《宪法》与《基本法》和《港区国安法》的关系,并以校规与班规为比喻助学生理解,形容《宪法》相当于校规,而《基本法》和《港区国安法》则相当于班规。由于班规是根据校规制订,当校规与班规有冲突时,校规会凌驾于班规。

她随后引用《宪法》中的相关条文,包括第三十一条与第六十二条,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制定《基本法》的宪制依据。她又提及《基本法》第一章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进一步强调香港与国家之间的宪制联系,以及中央与香港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最后,她鼓励学生以《基本法》颁布纪念日为契机,加深了解国家与香港关系,提升国民身份认同与法治知识。

《香港01》推出的中华文化学人计划,就教育局“推广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一笔过津贴,为学校提供全方位支援,包括内地交流团、本地校外参观、专家到校讲座、体验工作坊、到校展览和摊位、教材套等,支援中、小学于推动中华文化学习。

《香港01》具备支援数十间本地中学及小学举办中华文化相关活动经验,包括内地交流团、本地参观、到校讲座和工作坊等,同时可为学校提供媒体报道支援,与社会各界分享学校推动中华文化的动向。

如有兴趣了解更多详情,可电邮至education@hk01.com或 WhatsApp(35828747)与黄先生联络。

即睇30万元“推广中化体验活动津贴”申请运用详情

甚么是“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

“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是优质教育基金项目,本港中、小学校可申请最多30万元推行媒体及资讯素养、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而且不影响学校申请其他优质教育基金拨款,详情可按此了解更多

学校透过“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拨款可举办甚么活动?

学校可运用拨款邀请外间机构,就媒体及资讯素养、国民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为学生、家长、教师举办讲座、工作坊、参观具公信力传媒机构等。《香港01》正支援学校举办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