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变天】台湾历任总统就职演讲都说了什么?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蔡英文今天正式就任台湾总统。(路透社)

1996年,台湾第一次实现公民直选总统,李登辉成功当选。在其就职演讲中,谈及中华文化与历史,并用极大的篇幅谈及两岸关系,其中6度提到“统一”、6次提到“中华民族”、9次自称是“中国人”。

在演讲中,李登辉指出中共并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但他表示台湾绝不会走“台独”路线,会坚持和平路线透过对谈沟通,“真正解决海峡两岸的问题”。他指出“海峡两岸没有民族与文化认同问题”,海峡两岸虽然隔海分治,但“是海峡双方都以追求国家统一为目标”,只要两岸“面对这些事实,以最大的诚意与耐心,进行对谈沟通,化异求同,才能真正解决国家统一的问题,谋求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而他深信,“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必能完成和平统一的历史大业”。

李登辉陈水扁言论讨好大陆

2000年,台湾实现政党轮替,陈水扁上台。此时“台湾前途决议文”(即民进党“台独”纲领)已经成为民进党的核心思维,陈水扁无法提到“九二共识”,但是在就职演讲上,提出已迎来“两岸共创和解时代的新契机”,相信两岸人民在“相同的血缘、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两岸领导人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处理“一个中国”的问题。

在演讲中,陈水扁提出了“四不一没有”对中国大陆政府就两岸立场的明确表态,即“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这相当于间接否定了台独立场,中共对此言论给予了一定的宽容。

2008年,马英九当选,国民党再次赢得执政权。在就职演讲中,马英九重新正视、定义“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关系。他以“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时间,超过在大陆的时间,直接推论到“中华民国在台湾得到了新生,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命运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

但在两岸关系上,马英九释放出善意,不仅明确提到“九二共识”:1992年,两岸曾经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随后并完成多次协商,促成两岸关系顺利的发展。他重申,两岸今后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并秉持当年在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还“真诚关心大陆13亿同胞的福祉”。

但马英九也首度定义统独条件:“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同时强调,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此后,“三不政策”成为马英九处理两岸政策的基调。

马英九提“九二共识”稳定两岸关系

2016年,台湾选出第一任女性总统蔡英文,作为“两国论”的起草者,蔡英文在就职演讲中承认九二的历史事实,却没有提“九二共识”,态度模糊。

在30分钟的演讲中,蔡英文并没有单独阐述两岸关系,而是放在“区域的和平稳定发展及两岸关系”中一起论述。她表示“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她会尊重这个历史事实,没有提及一中,也没有提及两国,这比起蔡英文一贯的论述有所进步,她也认识到民进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政治理念差异,双方长期缺乏政治互信,缺乏官方交流管道,所以“呼吁两岸的两个执政党应该要放下历史包袱,展开良性对话,造福两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