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问中国经济之三: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2024年“两会”召开,中共二十大换领导班子之后,由李强带领的新政府带来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而今届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问题。
“中国是2023年的输家”、“中国是反全球化的输家”、“中国是贸易战的输家”……这是《华尔街日报》在2023年岁末报道中国时用的句式。此外,“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停滞的十年’”、“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这些杂音也不绝于耳。当然,西方媒体将中国定义为“loser”,这不是一个新闻,而是西方媒体多年来的惯用伎俩,同“中国崩溃论”、“中国经济登顶论”如出一辙。然而现实却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新能源等新赛道远远超越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日德成为全球第一……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中国经济没崩溃,反而“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
但从数据上看,确实“出口连续数月下降”、“吸引外资创历史新低”,“消费者信心指数委靡不振”,从社会层面来说,更存在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一个事实。有人说:“微观经济感受才是真实的,无法用宏观数据修饰、打扮出来”。但是,难道说5.2%仍高于大部份经济体的GDP增长是“粉饰”的数据吗?更何况需要注意的是,炒作“中国经济陷入疲态”时,年均增长仍在全球大国中领先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已经悄然发生。
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何谓好?何谓不好?是看数据还是凭感觉?我们将通过十三个角度试著回答。
【《香港01》将陆续推出《十三问中国经济》系列文章,此为第三篇】
习近平去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出:“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这样的豪言壮语。但事实上,海外内很多舆论都不如此认为。
先讲两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特斯拉和苹果。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多年前,英国《周刊》杂志刊载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苹果公司在中国制造iPhones(和其他各种产品)》。文中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有哪些美国缺少的东西?”,接著给出了答案:太多了。中国有更多中等水平的工程师,有更灵活的劳动力供给,有瞬间就能加速生产的庞大工厂,中国还向科技型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现在,整个供应链都在中国。”苹果公司的一位前高级管理人员曾对英国《泰晤士报》杂志说过这样的话。“你需要1000个橡胶垫?对门那个工厂就有。你需要100万个螺丝钉?那个工厂离这儿只有一个街区的距离。你要的螺丝钉有点不一样?那得等三个小时。”
相信更多的人都听过苹果创始人乔布斯(Steven P. Jobs)的一个故事。2007年,距决定iPhone上市前一个多月,乔布斯先生将几名副手召集到一个办公室中。乔布斯愤怒地举起他手中的iPhone置于恰当的角度,以便在场的人都能看到塑料屏上的数十道划痕。接著,他从裤兜中拿出一把钥匙。他说,人们把手机放在衣兜中,也会把钥匙放在衣兜中。“我不想卖这么不禁划的产品。” 他绷著脸说。唯一的办法是用不会被刮花的玻璃屏。“我要换成玻璃屏,而且要在六周内做到完美。”一位高管离开会场后,立即预订了前往中国深圳的机票。
一家中国工厂发来了投标书。达成合同后的iPhone生产情况是:苹果公司在最后时刻重新设计了iPhone显示屏,这家工厂只好对其装配线进行彻底检查和改造。新的显示屏样本在将近午夜时到厂⋯⋯这家工厂在96个小时的时间内每日生产1万个iPhone显示屏⋯⋯“他们的速度和灵活性令人瞠目结舌,” 这位高管说,“没有一家美国工厂比得上他们。”一名前苹果高管说,“整条供应链如今都在中国。需要1000个橡胶垫圈吗?隔壁就有这样的工厂。需要100万个螺丝钉吗?厂子就在一个街区之外。需要对螺丝钉做一点小小的改动吗?三个小时就可以办到。”
还记得2015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问过乔布斯,要在美国生产iPhone的话,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乔布斯的回答毫不含糊:“这些工作是不会回来的。”
这里是触及了苹果公司的一个核心信念。苹果的做法不光是因为外国工人比较便宜。更重要的是,苹果公司管理层认为,外国工厂的巨大规模,以及外国工人的灵活性、勤勉精神和工业技能,全都远远地超过了美国。这样一来,对于大多数的苹果产品来说,“美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至关重要的有利条件是中国可以提供大量技师,数目令美国望尘莫及。按照10年前苹果管理层的估计,生产iPhone最终要用到20万名装配线工人,需要大约8700名工业技师来承担监督和指导的职责。苹果公司的分析师预计,要想在美国找到这么多的合格技师,所需时间将会长达9个月。到了中国,这件事情只花了15天的时间。10年后的今日,苹果产品更加琳瑯满目,对于技师的要求更是几何倍数的需求。
更好的一个例证或许是在特朗普执掌美国期间,即便在中美贸易风口浪尖,苹果仍不顾政治压力,也要将美国最后一条生产线搬到中国,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本土的制造业环境,实在无法满足苹果的生产要求。《纽约时报》当时就曾报道,苹果2018年一再推迟发售Mac Pro,主要原因是找不到足够的螺丝,导致产品迟迟不能顺利完工。苹果很难在美国找到足够多的熟练工人,并且愿意接受最低工资。更重要的是,苹果无法在美国乃至周边找到成熟的供应链。这就是现实。中国不仅可以供应大量的熟练工人,周边配套的产业链也相当成熟,且不论一个小小的螺丝,苹果生产线上需要的任何零部件,都可以得到无限量供应。即使搬到中国之后可能要面临25%的额外关税,在苹果看来也比留在美国本土生产要好。
从历年的报告可以看出,在苹果的全球供应体系中,来自中日韩的东亚供应商始终是苹果供应链的重中之重,最新的占比超过70%,在这样的供应链布局之下,只有将组装环节放在中国,才最符合苹果公司的利益。苹果的制造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装备密集复杂的劳动。中国的优势并不体现为低工资。中国的实力在于其技术和管理能力较高,可确保生产环节的低成本、高速度和高度的灵活性。
苹果与中国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产地销”的故事。因为中国制造成本特别低,所以跨国公司在中国把它生产出来,哪怕这个产品完全不销在中国,但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制造成本低,它有足够的效益使得它在中国搞生产基地,比在美国、欧洲要好得多。
苹果自2009年进入中国以来,可以说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根据苹果最新2023年第四季财报:营收为1195.75亿美元,同比增长2%,结束连续四季的下滑;净利润为339.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在中国市场,由于2023年下半年华为的回归,尤其是在产能逐渐恢复之后在第四季更是销量节节高,苹果大中华区收入则为208.19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39.05亿美元下降13%,仍排在苹果第三大市场位置。苹果CFO指出,公司对大中华区的表现不满意,但也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从长远来看,仍然看到中国存在重大机遇。这是因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利润率实在是太高了。Counterpoin曾出报告称: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以两成左右份额,拿走八成销售利润。
再看看特斯拉的故事。特斯拉这是“销地产”的典型。因为中国有大市场,跨国公司到中国搞了产业链集群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在中国销售。中国大市场能吸引它,能容纳它的市场,这就产生了“销地产”。
2014年,马斯克(Elon Musk)首次访华。随后几年,因为特斯拉在中国惨淡的销量,马斯克先后多次来到中国。《埃隆.马斯克传》中文版中,马斯克说:“当你习惯失败,你就会带著更少的负面情绪参与每一次游戏。”正是在那个时候,正经历著巨大亏损考验的马斯克悄悄去了浦东最东南端的临港,彼时那还是一片荒地。
2016年,上海车管所发放的首张新能源车牌给了一辆进口特斯拉。三年后,浦东最东南端的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一片荒芜中拔地而起。2018年7月签约,当年10月拿地;2019年1月7日开工建设,12月底正式交付车辆。不到一年的时间,上海超级工厂便开创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生产,当年交付”的奇迹,这样的速度让世界都为之震惊。
上海超级工厂占地约为86万平方米(约为12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室外区域除了测试跑道、物流运输路段,还有专门存放下线车辆的停车场。上海超级工厂面积并不算大,但特斯拉透过严谨科学的生产排布和动线设计,将传统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序完全融为一体,建造出一座高度集约的超级工厂。上海超级工厂按照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流程分设不同车间,但彼此同为三层立体空间和闭合流线规划,不设仓储,生产和组装的自动化率达到了95%,几乎所有操作都由工业机器人完成,工人只需负责装件和检验。
2021年1月,中国制造的Model Y正式上市,仅用一年零11个月的时间,便抢占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车型前五,并成为国内中高端轿车和SUV市场的新宠儿。2022年8月,上海超级工厂花了33个月,便实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史“现象级”纪录。2023年车辆交付已经达181万辆。
从2006年到2019年,特斯拉持续亏损14年,累计亏损超过70亿美元。但随著中国工厂交付量的稳步提升,2020当年营收增长到315亿美元,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8.6亿美元。2021年营收增长到538亿美元,净利润56亿美元,2022年营收再次增长,达到815亿美元,净利润也暴涨到126亿美元。2023年的营收增长到968亿美元,净利润150美元。实现盈利之后,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盈利规模迅速增长,前面16年亏损超过70亿美元,但是盈利之后的4年,已经累计实现盈利340亿美元,远超历史上累计亏损规模。
据统计,特斯拉2023全年交付180.9万辆,其中Model 3/Y交付174万辆,占比96.2%;Model S/X交付6.9万辆,占比3.8%。特斯拉在中国市场2023全年零售完成60万辆,占特斯拉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Model Y零售销量为45.6万辆,近乎占全球总销量的四成,这款车也成为国内SUV市场上的最畅销车型。特斯拉在中国的故事,则是典型的“销地产”。
当然,特斯拉作为“销地产”正在面对一个很大的挑战。特斯拉从落地中国开始,一直到现在,以成本和技术优势“碾压”对手、扩大市场份额。然而,产品叠代不及时,创新能力下降。也恰是由于特斯拉进入中国,整体刺激了国产新能源车赛道的“撕杀”,前有比亚迪,后有“蔚小理”,同国产新能源车打价格战,恐怕凶多吉少。
事实上,不光是苹果和特斯拉的故事,过去10年当中,太阳能、风能、半导体制造以及显示技术方面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这类产业有许多都是发源于美国,但会发现纷纷在中国市场上壮大。
这是为什么呢?无外乎类似特斯拉的“销地产”,要不就死苹果的“产地销”,中国现在这两个优势打遍天下无敌手。这背后是什么呢?是中国近10年以来的超大规模的市场发挥了作用。
“超大规模的市场”简单来说是两个层面。一个自然是具有14亿多人口规模,人口多、区域差异大、消费群体非常多样,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有著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升级,对高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加,发展潜力巨大。近十年来,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世界第一,工业制造产值世界第一,人均GDP不断接近甚至超过全球的人均值,当人均值超过全球的人均值,又有世界最多的人,是不是商家必争之地?
另一个层面是“面面俱到”成为追赶型大国工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中国不但拥有了比较健全的基础工业体系,也有了世界第一方阵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了全球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成为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的制造业占GDP比重接近30%,占全球比重已经达到30%左右、接近美国的两倍,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过去中国制造是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而大市场会从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科技研发成本、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市场开拓成本、人工成本这六个方面降低制造成本。最近十几年,只要是中国发明创造的产品一旦推销到世界,成本就会比世界同类产品低30%到50%。
中国的大市场以及大市场带来的制造成本的下降,使得既可以满足“销地产”,也可以满足“产地销”,从而产生了招商引资的投资效应,使得过去十年中国引进外资步步高。如此,中国市场只能“卷”其他市场了。也要知道,“销地产”和“产地销”都不是说一两年就能成形的。或许,在短期内受外围因素影响,会出现一些波动,但就长远来看,就看看苹果和特斯拉的选择就知道了。中国大市场以及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这个趋势相当长时间也不会变,因为它是个经济规则,不受社会国际政治影响。这就是习近平说出“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