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台湾聚焦“武统” 台大学者预判:以战逼和、和武并进

撰文: 张钧凯
出版:更新:

中共二十大于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政治报告涉台部分格外受到台湾关注,聚焦讨论未来“武统”的可能性。台湾大学中国研究专家认为,北京短期内不会急于“武统”,而会采行“以战逼和”、“和武并进”的手段,令台湾被逼上谈判桌;此外,美国学界兴起中国整体国力的辩论,对北京统一台湾时程长短判断不一。

“中共二十大对区域稳定及经济关系的挑战”论坛10月18日在台湾立法院举行,由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又译作艾希中心或艾许中心)主办,台湾立法委员江启臣、何志伟办公室协办。

论坛邀请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主任徐斯勤、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陶仪芬代表台湾学界观点,两人都是台湾的中国研究学者。美国学界观点代表,则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赛奇(Anthony Saich)与坎宁安(Edward Cunningham,台湾译作康义德)。活动主持由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尹丽乔担任。

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开幕,习近平在台上做政治报告。(美联社)

在“爱国者”与“台独”之间做选择?

陶仪芬对于二十大习近平政治报告的观察,她认为内容没有新的“惊喜”(surprise),而是体现政策上的延续性(continuity),大部分内容在去(2021)年通过的第三份历史决议都已提过,持续习上台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主义动员路线。她也观察到报告里出现“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宗教中国化”等一些新名词,表示中共虽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但现在不是要做国际规则的“rule taker”,而要做“rule maker”,强化跟西方抗衡的中国模式。

今(2022)年8月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译作裴洛西或波洛西)访台过后,全世界很多媒体和智库焦点都放在未来五至十年台海发生战争的可能。陶仪芬指出,不少预测认为未来五至十年“武统”可能不大,主因在于一方面中国实力还不足以与美国打一仗,且美国及其盟邦对于台海问题和平解决的坚持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则是习近平主观上认定“东升西降”的局面,从而认为时间站在他这一边,不急着在这个时间点冒风险。

在此背景下,陶仪芬分析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以及此前一些重要讲话,可以看到北京在两岸关系上已从“反独”朝向“促统”。以8月10日公布的第三份台湾问题白皮书为例,虽是发表于佩洛西访台之后,但并非主要针对她,而是2019年港区国安法通过后,在新的港澳台政策下所出台的新白皮书。

有分析指出,相比于江泽民时期推出的前两份台湾问题白皮书,第三份显得强硬很多。陶仪芬认为,应是受香港经验影响,北京在法律和历史上更强化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论述,包括白皮书言及“一国两制”时有这样的文字:“‘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也不再像前两份白皮书承诺统一之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并严厉批判台独和美国变本加厉“以台制华”。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陶仪芬认为,二十大之后中共对台政策的主轴从“反独”进化为“促统”,未来将对台湾采行“以战逼和”。(会议直播截图)

陶仪芬解读,第三份台湾问题白皮书的内容,也表现在今次二十大政治报告,除了过去强调的反台独外,还新增了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的部分,强调“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增加了“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在两岸关系的主轴可以说是“反独反干涉”、“促统促融和”、“和武并进”。

陶仪芬预测,未来五年北京对台政策应不会武力侵台,一来由于实力还不够,二来经济上还是非常依赖国际贸易。但对台主轴已从“反独”进化到“促统”,也就是用“以战逼和”的方式,令台湾人在“爱国者”和“台独”之间做选择,最后逼上谈判桌。

放眼2024年年初将举行的台湾总统大选,陶仪芬推断这段期间中国大陆在其他议题上对美国会趋缓,可是在台湾问题上会更逼迫美国不支持台湾,并宣称台湾总统大选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同时还会加强对台军事压力,对台“以战逼和”、“和武并进”,就有发生军事上擦枪走火的风险,是在区域上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必须要避免。

统一台湾的“机会之窗”还剩下多久?

徐斯勤对于中共二十大报告和两岸关系之间的析论,来自于他前段时间在美国访学时对美国政学界人士看法的考察。首先,关于统一台湾的“时间表”问题,他并不认为北京急于在未来短时间内使用武力统一台湾,美国也有很多人持这个观点。不过,在他访问的美国专家学者和前任政府官员之中,不乏有人认为习近平有一个比较短期的时间表,与他还想续任多久有关系,需要随着时间再多加观察。

其次,习近平在二十大政治报告涉台段落,提到了“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徐斯勤说,“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说法恐怕是过去所没有看到过的”。此外,当习近平讲完这段话后,现场鼓掌时间是当天最久的一段,徐斯勤提醒这是值得注意的重要现象。

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系教授徐斯勤指出,美国学界对于中国大陆总体国力浮现两派说法的辩论,从而提出长短不一的北京“统一台湾”时间判断。(会议直播截图)

再者,徐斯勤将眼光进一步放到习近平与解放军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外界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习近平目前对军权的掌握相对较为稳固,从而当习屡次宣示必须统一台湾时,双方互动可能产生潜在自我增强的作用,让说的人与听的人都感觉到对方有意愿希望早日达成目标。徐斯勤站在台湾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研判今后几年中国大陆对台动向时,必须警觉到的背景因素”。

最后,徐斯勤分享他在美国政学界访问时发现的特别情况,由于中国大陆问题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故而有越来越多传统不太研究中国的美国对外政策专家,纷纷跳进这个圈子表明观点。

徐斯勤表示,美国国内最近正在浮现一个有趣的辩论,关注总体结构性国力对于中国大陆的行动产生什么影响。一派来自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以及许多华府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就算会复苏但很缓慢,一旦中国估计目前时刻较之未来几年的国力正在到达颠峰、将来可能会逐渐缓慢往下走时,同时也会认为统一台湾的“机会之窗”所剩不久,因而会急于完成统一的任务。

另一派则以史丹福大学学者为代表,他们提出另外一种看法,计算中国整体国力之后,当与其他国家发生军事冲突时,其愿意也能够投入的资源幅度不见得比美国少到哪里,那么中国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不会急于在五年之内,而是有更长的时间去完成统一台湾。

徐斯勤据此提醒,一般台湾的讨论多从人物或精英的层面来看待中共在台海的态度,然而中国大陆总体国力则是另外一个值得考量的因素,用以补充单从精英政治互动背景切入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