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点评】今年一号文件将成扶贫重要动力

撰文: 傅霾澈
出版:更新:
中国的农业还严重依赖人力。(资料图片)

中央昨晚(5日)发布今年一号文件,一如所料,文件连续第14年聚焦“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这与15年底中央提出的“十三五”期间达成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遥相呼应,众所周知,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在农村,唯有农民富裕起来,脱贫的目标才能实现。

今年的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2万字,共分6个部分33条。虽然其中只有第25条聚焦脱贫,提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但是,整份文件8次提及增加农民收入,11次提及健全、完善或提高补贴,另有多处提及扶贫、脱贫等,可见,提高农民收入依然是“三农”的重中之重。

在国内提及农民,一般人的脑海中立刻便会浮现出贫穷、落后、愚昧等词汇,而事实也确实大致如此。据最新统计,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人民币.下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倍。而在欧美,从事农业的人往往较一般白领、蓝领更为富裕,如2014年美国的农场主、牧场主及其他农业经理人的平均年薪为7万美元,属于高收入人士,与国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每3.6个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才相当于一个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创造价值。(资料图片)

中国农业现代化经营程度太低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经营程度太低。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农业还是以家庭小作坊为主,户均只有0.5公顷土地,生产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极低,约3亿务农人口创造约1万亿美元的产值,人均产值3333美元;而美国则是以家庭农场为主,平均每个农场拥有176公顷土地,生产方式早已迈向机械化、高科技化,约100万务农人口创造约2000亿美元的产值,人均产值20万美元。

有专家测算,如果中国的农业能达到美国的水平,只需要约100万-700万务农人口,即最多可以释放近3亿劳动人口。而要满足这一点,必须先实现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集中,以便进行机械化耕种,最终达到降低耕种成本,提高人均产值的目的。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对此著墨颇多。

其中第6条提出,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第30条提出,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扩大整省试点范围。

“三权分置”有利于规模化耕种。(资料图片)

土地改革将成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随著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目前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三权分置”最大的突破就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在保护农民相应权益的同时盘活土地资源要素市场,有利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也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此外,在经营权独立出来后,农民可以放心大胆进城,这也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

同时,中国虽然人口红利在减少,制造业面临困难,但其实中国绝不缺少劳动力,未来中国在农村可以释放出以亿计的劳动力。据统计,每3.6个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才相当于一个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创造价值。这意味著,如果中国未来能释放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不仅可以满足工业化、城镇化的劳动力需求,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另据推算,每增加1000万的城市人口,即意味著1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再加上对其他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将形成强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成为实现全国脱贫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