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习近平与他的作家“朋友圈”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今天(19日)下午,一则《习近平与他的作家“朋友圈”》的文章占据了内地各大网站的头条位置。
这篇由《文汇报》首发的文章披露了,习近平与路遥、贾大山、梁晓声、贾平凹、谷溪等许多作家所建立的深厚友谊。
文章指出在习近平与作家艺术家朋友们交往的点点滴滴中,无不透露著他对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价值的深刻理解: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诚心诚意同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心声和心愿。

据披露,习近平与贾大山的友情体现在1998年,贾大山去世一周年时,习近平发表文章《忆大山》,历数了二人多年的情谊和对老友的怀念。习近平在文中写道,“大山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好兄长。我多么想亲自去为他送行,再看他最后一眼哪!”

1991年习近平夫妇与贾大山合影。(网上图片)

习近平曾说过:“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当年,北京知青习近平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路遥则是当地的回乡知青,很喜欢结交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他俩成了朋友。习近平所在的梁家河离延川县城约有25公里山路,因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习近平来县城开会或办事,晚了回不了梁家河,他就会找路遥长谈。

2015年2月,习近平回到当年居住过的窑洞,与村民亲切交谈。(网上图片)

习近平关心过的作家朋友,还有梁晓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结束后,习近平与梁晓声握手时说,“我和你们那些知青是不一样的,我这个人是压力越大,要求自己越强。”据披露,梁晓声开了知青文学创作的先河,出版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刻地展示了知青群体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梦想。正因为他的作品关心普通青年的生活,才会受到习近平关注。

梁晓声的作品展示了知青群体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梦想。(网上图片)

也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曾与贾平凹谈话时指出,贾平凹的书他都看过。从《浮躁》到《废都》,再到《秦腔》《古炉》,贾平凹笔下的文字描绘著一幅幅中国当代百态的画卷,书中的细节、人物、情感、更像是一部了解中国乡村人情世故、百姓生存现状的百科全书。文章指出,只要是扎根人民、关心百姓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总是会受到习近平的重视和关注。

贾平凹的作品一直关注著转型期的中国。(网上图片)

习近平曾说过:“路遥和谷溪他们创办《山花》的时候,还是写诗的,不写小说。”现年75岁的谷溪清楚地记得,1975年7月,他给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在延安报刊上写过长篇通讯《取火记》。进村采访时,因路陡不平,他乘坐的吉普车因打滑无法上坡,是习近平和几个青年男子一起用力,才将车推进了知青们居住的大院里。

1973年,习近平(左二)与知青好友合影,这张照片正是谷溪拍摄的。(网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