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中秋前夜话“天河”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历年来,三峡工程备受诟病。(网络图片)

香港01特约转载:何亦文

明天(9月15日)是中秋,人们会将注意力转向天空,在这个特别日子“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为了不败众人节日之兴,赶在佳节前谈一个关于地上人构想天上事的事情——以人工方式将天上的“水”调往缺水地区,这个设想的名称是“天河工程”。

这项被称为天上“南水北调”的构想由“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为研究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提出,具体方式是:在大气边界层至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和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称之为“天河”。 对其采取人工干预,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

王光谦推算说,未来五年“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分别增加降水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中远期有望实现每年跨区域调水50亿立方米,大约相当于350个西湖的蓄水量。

这个设想宏大诱人,具体干预方式可能是用火箭、导弹进行中远程人工降雨。这项工程耗资多少?最高层的倾向性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王光谦没有透露。

关于治水,中国近三十年来有三峡、南水北调两项大工程。

耗资两千亿元的南水北调2014年实现“南水”入京。不过不久前北京公布的《“十三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披露,虽然北京每年可调入8亿立方米水,但仍缺水1亿立方米。为此,“将研究推动海水淡化入京”。看来南水北调不能彻底解决北京缺水之忧。

备受诟病的三峡工程立项时,主建者夸口说可以抵抗百年一遇的洪峰,但是今年长江流域连降暴雨,湖北一片泽国,为了保住重镇武汉,当局不得不用淹没大片良田方式确保重镇武汉安全。而三峡库区泥沙淤积,以及由三峡水库引发的生态环境变化、地质灾害都是悬而未解的难题。

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067mm(毫米),远高于黄河流域的446mm。不过长江流域由于地域辽濶,地型复杂,季风气侯十分典型,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江源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干旱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mm的特别湿润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和东部边缘、江西和湖南、湖北地区。

有业内人士指出,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做人工降雨已实施多年,但是这个效果(西北地区降水增加、湖泊雨积扩大)是人工降雨的结果,还是气侯变暖造成的,目前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有人质疑说,王光谦不是搞水力学和泥沙的嘛,三峡泥沙论证、数字黄河都有他一份,怎么搞起人工干预天气了?

“天河工程”是否实现王光谦构想的美景是问题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项人为干预自然的工程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在前景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贸然行事,如果导致三江源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不仅涉及中国水资源安全,还会波及东南亚地区。

此事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