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清党产委员会”开工 追杀国民党还是转型正义伟大之举?
7月底,台湾政坛哀号与欢呼并举,因为一条对台湾政治生态影响深远的法案正式通过--历经近10个小时、65次表决,立法院终于三读通过《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此法案被认为是“清算”国民党庞大党产的关键一著,亦是不少人期许执政民进党所行之事;《香港01》曾以专文分析,若党产被清算,国民党恐怕一沉廿载而不能再起。
周三(31日),专责处理法案的“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于上午揭牌,为此职放弃其不分区立委职衔的主委顾立雄致词表示,“他希望完成民主最后一哩路,也希望各界不要再打口水战”;国民党则称委员会是“绿色分赃”,“为民进党服务,将国民党当政治提款机”,并呼吁重组委员会。
所谓“党产”,法案定义是从1945年8月15日算起,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帝国向中华民国政府投降该天;民主化前,国民党行“党国体制”,外界质疑不少“国家财产”与早年接收的“日产”如今均成“党产”,有论者认为不仅造成政党不公平竞争,也成为推动台湾民主、转型正义的重大阻力,亦是国民党在选举中的“最大负债”与“最重原罪”。
《香港01》曾以专文分析,若党产被清算,国民党恐怕一沉廿载而不能再起--周三(31日),专责处理7月底通过的《政党及其附随组织取得财产清查及处理条例》、隶属行院院的“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于上午揭牌,为此职放弃其不分区立委职衔的主委顾立雄致词表示,“他希望完成民主最后一里路,也希望各界不要再打口水战”;国民党则称委员会是“绿色分赃”,“为民进党服务,将国民党当政治提款机”,并呼吁重组委员会。
所谓“党产”,法案定义是从1945年8月15日算起,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帝国向中华民国政府投降该天,至1987年7月15日以前(台湾戒严时期中)所成立、并且依<动员戡乱时期人民团体法>之规定备案的政党及其附属组织、其受托管理人的财产。
用“白话”来讲,其清查对象包括戒严时期即已存在的中国国民党、民主进步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等政党。
为处理、执行法案相关事宜,遂设立了隶属行政院的“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
委员11人至13人并由行政院院长派聘,任期4年,并指定其中1人为主任委员(即顾立雄),1人为副主任委员(洪培根)。
民主化前,国民党行“党国体制”,外界质疑不少“国家财产”与早年接收的“日产”如今均成“党产”,有论者认为不仅造成政党不公平竞争,也成为推动台湾民主、转型正义的重大阻力,亦是国民党在选举中的“最大负债”与“最重原罪”。法案通过后,行政院设“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追查政党及其随附组织的财产,如果是以无偿、不相当对价取得的财产都推定为不当党产,应移转为国有”--有民进党立委在三读后于议场振臂高呼,这是“台湾人民的胜利”。
身为著名律师、年初代表民主进步党出选全国不分区立委(排名第4)的顾立雄表示,未来这个委员会,“将会致力于消除威权体制所遗留至今的政党竞争不平等的现象”,以保障民主体制下每个政党在政治场域中竞逐时,“机会是一样的,基础是一样的,空间是一样的”;顾立雄认为,始终方能为台湾“创造真正的民主,形塑真正的政党政治”,这就是“处理不当党产的真谛”。
对于反对者的诸多批评--如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委唐德明、胡文琦于同日上午,在记者会上所谓“从上到下一片绿油油,委员会功能在清算、斗争国民党,转型正义只是笑话”一说,顾立雄称,“有些人会批评我们是在算帐,的确,我们是在算一笔党国不分下,政党凭借一般社会团体所不可能享有的统治权力特权而不当获取财产这一笔很长久的帐”。
顾立雄绩称,“算帐是为了厘清威权体制下,成为国家机器一部分的政党在获取财产过程中的不公不义,要让权利受损的人民与国家可以得到权利的回复、将历史真相
公诸于世,这不但重要,更是现在这个世代必须要即刻处理的事。”
对于批评者所指的“一片绿油油”,未符合顾立雄曾提过“会平衡政党比例”一事,顾立雄接受台媒专访时直指,在征询委员会的过程中,不管是国民党或是亲民党,他“曾恳切与被定义是蓝营的相关人士接触,但回应往往都表达为难”;另一方面,有些人因民意代表或是接任党职等身分,“若是要加入,依法就必须请辞,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为难。
顾立雄表示,除了杨伟中外,他找不到能被外界定义为蓝营人士加入,“如果被说名单有点绿,他只能说他努力过,会尽量维持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