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党内有野心家 反腐非权斗

撰文: 傅霾澈
出版:更新:
习近平对反腐成果表示满意。(新华社)

时隔近4个月,中共官方打破惯例,全文发表了总书记习近平年初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内部讲话。这份讲话内容早前便有零星内容披露,被认为是习近平与王岐山主导的反腐战的“阶段性总结”和转折点。

最新公布的全文更披露习近平本人对反腐权斗论化的反驳。他承认中共党内存在政治上的野心家、阴谋家,并认为对此违背政治纪律的行为无须讳莫如深,因为清除野心家并非西方意义上“纸牌屋”。也即是说,拿下大老虎并非以反腐败进行权力斗争,而是以中共纲纪“搞大扫除”,不限于腐败。野心家、阴谋家之类的称呼,在文革期间非常流行,文革后已不多见。

习近平点名了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和苏荣6件大案,虽然并无指明此6人具体情由,但清晰地表达这6人乃是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旗帜鲜明讲政治、从严从紧抓纪律的氛围”的“祭品”。

对反腐阶段性成果显自信

习近平对腐败分子的定罪首要一条即是“政治蜕变”。何谓政治蜕变?他解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但有的置若罔闻,搞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团团伙伙,一门心思钻营权力;有的明知在换届中组织没有安排他,仍派亲信到处游说拉票,搞非组织活动;有的政治野心不小,扬言“活著要进中南海,死了要入八宝山”;有的在其主政的地方建独立王国,搞小山头、拉小圈子,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为实现个人政治野心而不择手段。

从披露的讲话全文看,习近平对反腐阶段性成果的取得亦显得相当自信。称“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