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收紧洋垃圾进口标准 多国受影响需另觅他途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4类24种洋垃圾在禁制之列,“进口利用废塑胶、废纸、生活垃圾、电子废物、废旧服装等固体废物”均属违法。据内地“观察者网”1月7日综合外媒报道,德国、澳州、纽西兰等地均受此新政影响,需要另觅他途以处理自家垃圾。
德国西南广播电台(Südwestrundfunk)指,德国运往中国的垃圾主要是塑胶,每年达80万吨,约占德国塑胶垃圾的1/7,售价为每吨200欧元。《哈芬登邮报》 (The Huffington Post)则报道,称运往中国的塑胶垃圾约为150万吨,占德国塑胶垃圾逾一半。除此之外,德国还往中国出口电器垃圾和废纸。

广东贵屿是著名的电子垃圾拆解镇。(视觉中国)

“中国之声”则在1月5日提到,中国每年经香港,从澳大利亚进口61.9万吨回收材料,价值5.23亿美元;纽西兰环境部则透露,去年当地向中国出口5万吨垃圾,总值达到2100万纽币。

“中国之声”介绍,自1996年起,中国政府开始规范固体废物进口,颁行进口目录,每年调控进口品种和数量,此源于当时中国本土缺乏塑胶原料、造纸原料、橡胶之类原材料,希望适度进口固体废物以补不足,其间广东汕头贵屿镇、清远龙塘镇、南海大沥镇发展为全球最主要电子洋垃圾集散地,并占全国电子洋垃圾进口市场的半壁江山。

进口废弃衣物利润至少有10倍

时至近年,进口垃圾已由低价值、重污染的废塑胶和废纸,转为高价值、污染低的废金属,去年所颁洋垃圾进口禁令亦主要针对前者。据称发达国家垃圾处理费大概在每吨400美元至1000美元,假如出口至中国,加上运费每吨成本亦只有10美元至40美元;国内进口商以极低价格买入,多次挑拣分类,再层层转卖出去,从中图利,如洋垃圾中旧服装利润便至少有10倍。

浙江台州的电子垃圾拆解坊。(视觉中国)

可是,进口洋垃圾却破坏中国生态环境,如电子垃圾含有毒物质,分解后产生废水、废气及二次废物,要消除污染需时以百年计,有见及此,自2013年起,中国推行“绿色篱笆”计划,品质严格管理进口垃圾,严厉打击非法走私垃圾进口,数年来更逐步收紧检测标准。“观察者网”则认为:

中国对“洋垃圾”说不,让当前固体废物的全球流转模式起了变化。对于某些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一些西方国家明明已具备比发展中国家更有效的处理技术,但因成本等考量依然运往他国,这种思路和做法也应改变。